今年一季度三水啟動水環境全流域治理,提出要為三水再造一個新環境。一個月前三水區正式成立水環境治理指揮部,18日三水區召開水環境治理指揮部會議,會議指出截至4月底,該區已按期推進58項水環境治理工作任務(全年為66項)。下階段,將加大鎮街支管網銜接配套建設,加快完成污水處理廠“一廠一策”細化方案,同時加強跟進西南涌、漫水河、樵北涌流域水質達標攻堅作戰,嚴格落實“一河一策一圖一表”,持續推進保障水質斷面達標掛圖作戰,努力確保漫水河省考斷面水質年度達標。

三水區水環境治理指揮部在研討治水情況。
轄區三個重點流域穩定達標
按照三水區2022年水環境治理工作方案,當地采取全流域治理、強統籌推進、大兵團作戰、分層次實施的治理措施。
其中,漫水河、西南涌、樵北涌三個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是一個各方關注的焦點。目前該區對漫水河、西南涌、樵北涌三個流域實施掛圖作戰,分別制定了漫水河、西南涌、樵北涌2022年水質達標攻堅治理工作方案,落實“一河一策一圖一表”。
“我們全面推動三個流域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嚴格控制工業水污染物排放,加強農業污染源頭防治,加強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打擊水環境違法行為。”三水區水環境治理指揮部常務副主任何仕謙表示,通過采取全域治理生活源、嚴格整治農業源、全面控制工業源、加強內生源治理四項措施,實施四源共治,全面、系統地對三個重點流域開展水環境治理,逐步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全面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確保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數據顯示,1-4月,國考西南涌斷面、省考北江水廠斷面、省考西江富灣水廠斷面、市考樵北涌白坭段斷面穩定達標;省考漫水河河口(噉咀)斷面水質為Ⅳ類(目標Ⅲ類),2、4月達標;10個市考斷面劣Ⅴ類比例為0,達到考核要求。
而對于可能影響河涌的農業污染問題,三水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影響河涌水質的污染源主要是魚塘養殖尾水以及禽畜糞便,目前三水已經全面掌握魚塘的分布、水質指標、養殖模式等情況。“接下來后組織開展集中連片池塘改造提升,到2023年6月底前完成2.8萬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
三水以“2+2+2”模式推進生活污水治理
除了水域治理外,生活污水治理是市民比較關心的項目,為此三水區采取“2+2+2”模式,全方面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即2個統籌規劃方案(排水污水規劃、一廠一策細化方案)+2個重點工程(管網建設、重度修復)+2個管理措施(排水許可、中心城區段暗涵排查)來全面推進。
從污水管網建設效率看,該區2022年計劃投入3.8億元新建50公里污水管網(其中區統建37公里主管網,鎮街配套建設13公里管網),已全部落實具體建設項目,目前全區已完成10.55公里。白坭鎮匯金污水處理廠擴建,已于4月下旬進場施工,預計12月完成土建。
此外,三水還會著力推進管網重度修復工作,為此當地區鎮合力推進50公里管網修復任務。驛崗污水處理廠區級配套管網修復約25公里,目前已完成10.6公里管網修復。鎮街重度缺陷管網修復約25公里,目前各鎮(街道)已完成概算送審,正在預算送審,將力爭7月動工。
值得關注的是,三水還將嚴格排水許可管理,經統計,全區用水量100噸/月以上的排水戶約3800戶,各鎮街正聘請第三方,銜接委托排查和整改事宜。至于中心城區大棉涌口岸大道段暗涵整治,西南街道已將其納入至重度管網修復工作中(使用債券資金),確保工程措施和保障資金。
三水區委常委、區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林建新強調,將利用好區指揮部治水平臺,全面壓實責任,保障指揮部高效運行,并會強化共同作戰,形成強大治水合力,通過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強化督導,確保治水取得成效。“區指揮部要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問題督導檢查,全面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努力確保國考、省考、市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為三水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水生態保障和支撐。”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