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九臺區小南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城區段施工現場,河岸邊的各類大型機械發出隆隆轟鳴,上百名施工人員正加班加點開展生態修復作業,一派火熱的精細化施工景象。
作為九臺區水生態恢復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15.56億元的小南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包含小南河及其支流河道清淤防護工程,以及前進橋生態恢復區、新立湖生態恢復區、南山生態恢復區等六個生態修復區建設。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75%以上,預計今年年底竣工。
“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基礎上,該項目重點考慮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弘揚水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整治要素。”小南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相關負責人付群介紹,春季施工以來,我們搶抓工期,工地實行閉環式管理,加快推進楊家村橋橋臺灌注樁、南山公園異型石花壇等項目的施工進度,保質保量完成整體建設任務。
植被緩沖帶、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不同于以往的生態治理,小南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以“海綿城市”為建設理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的方式,在部分城區段和農村段布設生態護岸,既滿足岸坡防護的基本功能,又可消減城鎮徑流和面源污染。
“我們將在水域上設置攔河閘、生態浮島、太陽能曝氣機等設施,提升水面高度和面積,為生物提供棲息地。”九臺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治理工程將通過投加適應水體的多種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營造多樣性生物生存環境,恢復河水的生態系統,并在主城區段建造一處以“運動、健身、活力、文化”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為居民提供一處水清、岸綠、景美的休閑環境。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