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遼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及城市黑臭水體 |
發布日期:2022/6/27 10:01:12 |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21〕40號)精神,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遼寧結合實際制定《遼寧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以下簡稱“方案”)方案。
“方案”中提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及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落實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重點排放單位開展碳交易。適度超前布局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安全穩妥發展核電,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發揮天然氣在低碳利用和能源調峰中的積極作用。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260萬千瓦,占發電裝機容量比例達到50.9%; 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力爭達到3700萬千瓦以上; 紅沿河二期工程新增裝機容量224萬千瓦,全省核電裝機容量力爭達到672萬千瓦。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充分發揮熱電機組和大型熱源廠能力,加快供熱區域熱網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整合;推動重點行業落后產能退出,推進鋼鐵、焦化、有色金屬行業技術升級;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按照國家部署實施汽車國六b排放標準,加強生產、銷售柴油貨車環保達標監管;深入開展秸稈“五化”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深化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到2025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7%以內。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繼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持續開展遼河干支流生態封育;加快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更新修復、雨污分流改造;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總體思路,因地制宜對河湖岸線進行生態化改造,恢復和增強河湖水系的自凈功能;推動沿海城市建成區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和重點排放企業脫氮效能;嚴格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依法禁止在禁養區開展海水養殖活動;。推進遼河口等河口海灣濕地和岸線保護修復。加強斑海豹、黑嘴鷗等珍稀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到2025年,全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遼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在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基礎上有所提升。
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大力推廣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治理模式,重點治理房前屋后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集中式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周邊、農村黑臭水體沿岸的生活垃圾,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種養結合,在散養密集區建設鄉鎮級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暢通糞肥還田渠道;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農膜回收,開展區域農膜回收補貼制度試點;加大黑土地等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力度,確保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到2025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5%以上,基本消除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3%,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方案”中提到,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綠色成為遼寧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高河口濕地等重點保護區域內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原生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力度;加強遼西北地區防風治沙固土工程建設,阻止科爾沁沙地南侵;加大撫順市西露天礦,阜新市海州露天礦、新邱露天礦等廢棄礦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力度;構筑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逐步構建河流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形成陸海聯通生態廊道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加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拯救力度。
來源:人民網
|
|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email protect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