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開展了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工作。4月28日實現了全線貫通,5月底完成了集中補水任務。
6月28日,水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補水工作全面評估情況。會上,據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目前京杭大運河保持全線有水狀態。補水后河道周邊淺層地下水水位總體呈回升狀態,2公里范圍內平均回升1.44米,5公里范圍內平均回升1.33米。河湖生態環境改善,25個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中,16個斷面水質類別有所改善,9個斷面水質類別基本穩定,生物多樣性指數有所增加。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歷史悠久,工程浩大,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生態景觀、文化傳承等功能。受歷史演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一個時期以來,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資源嚴重短缺,一些河道斷流、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
據魏山忠介紹,為做好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工作,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人民政府,通過加強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聯合調度、實施水源置換、強化水污染防治、加強動態跟蹤監測、加大管水護水力度等措施對大運河全線進行貫通補水。
據水利部評估,與2021年同期相比,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有水河長增加163.4公里,水面面積增加16.6平方公里,衛運河、南運河等干涸、斷流河段實現水流貫通。
“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重塑了大運河文化現實載體,助推了大運河文化煥發活力,帶動了沿線各地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積極性。”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推進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貫通補水工作,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并逐步延長全線貫通時間,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逐步實現京杭大運河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
來源: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