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立法共保“黃河水”,山東沿黃九市同謀“齊魯策” |
發布日期:2022/7/4 10:19:42 |
山東省是黃河流域唯一河海交匯區,是下游生態保護和防洪減災的主戰場,在動能轉換、對外開放、文化傳承等領域獨具優勢,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潛力巨大。6月24日,山東沿黃九市“黃河水資源保護與集約節約利用”協同立法視頻會議召開,系統謀劃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立法工作,以更高質量、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立法協同,充分發揮立法在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推動、規范、保障作用。
六大“困難”急需立法“解題”
山東省位居黃河流域下游,黃河流經山東省9個市、25個縣(市、區),自菏澤市東明縣流入,在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流域面積1.83萬平方公里,河道長628公里。多年來,山東省在黃河生態保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做法,但當前山東省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少”,受黃河水量以及配額的限制,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比如,濱州人均水資源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濟南、泰安不足七分之一,東營不足六分之一。
“低”,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效能低,統一調配方式也比較粗放,高效節水型社會未真正形成。對比外省的先進經驗,像差異化水價、水權交易機制等市場化、創新性、精細化節水激勵措施、水資源優化配置方式還未真正建立并發揮其優勢作用。
“散”,各地在落實相關標準和指標上不到位,水沙灘岸系統治理還需進一步統籌推進。比如,雖然近年來相關法規、政策文件明確了農業節水的標準和要求,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對引黃灌區配套設施的投入,但一些地區灌區工程仍存在老化、失修,超期服役、帶病運行的情況。
“險”,黃河山東段作為地上河,流域水環境治理任務、水災害防御形勢仍然嚴峻繁重,黃河三角洲整體性生態退化風險加劇。
“亂”,“九龍治水”問題仍然存在,河務、水務、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等部門,圍繞黃河各有訴求、各有要求。同時,違規取水、超量取水問題多發。
“弱”,基層水資源管護力量相對薄弱,難以形成健全、常備的人員隊伍。2018年機構改革后,鄉鎮水利站職能并入鄉鎮綜合服務站,對口的部門和職能變多,但專項職能有所弱化。
省市打出保護黃河“立法組合拳”
通過立法解決山東省黃河流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助推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省人大常委會和沿黃九市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去年以來,山東省打出保護黃河“立法組合拳”。比如,省人大常委會接續出臺東平湖保護條例、節約用水條例、南四湖保護條例,初次審議省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兩湖一水一洲”地方立法構建起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地方立法體系的四梁八柱。
同時,相關設區的市也積極作為。濟南先后制定水資源管理條例、河道管理保護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規,小切口破解本市水資源短缺難題;淄博系統修改水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多部水庫保護管理條例,進一步強化取水許可管理、依法加強水源地保護;東營出臺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條例等,依法加強對黃河三角洲的生態保護;濟寧、聊城制定水環境保護條例,全面保護和改善本市水生態,治理水污染防治突出問題;泰安受省人大常委會委托,高質量完成省東平湖保護條例草案起草和前期調研、論證、修改各項工作,為護衛黃河安瀾貢獻泰安力量;德州出臺濕地保護條例,為本市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提供法治保障;濱州市人大常委會依托濱州學院立法服務基地,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立法研討會,取得諸多理論成果,推動形成更多共識;菏澤制定城市供水條例,以解決供水實踐中的現實問題為導向,規范城市供水、用水管理。
協同立法交出一份滿意“黃河”答卷
據了解,協同立法是適應區域協調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立法形式,通過協同立法建立區域內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規則,有利于打破區域空間距離和行政壁壘,破解區域發展中的共性難題,滿足共性需求,對于發揮法治的最大效益、推動和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這次地方組織法修改增加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可以開展協同立法。這意味著區域協同立法在國家法律層面予以確立。
目前,在省市兩級人大共同努力下,黃河水資源保護與集約節約利用主題協同立法工作進展順利,各市法規草案如期報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從提供的草案初稿看,九市貫徹“主題協同、特色鮮明”的立法工作思路,基本采取了“小切口”“小快靈”的立法模式,因地制宜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地域特色。
各市要繼續抗牢政治責任,以法規內容的一致取得協同、以高效有序的機制促進協同、以立法進度的一致推動協同。各市法規一審后,要抓緊修改法規,將草案修改稿于7月中旬前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保證法規8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9月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山東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擔當實干、奮勇爭先,以高質量的地方立法向省委、向沿黃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為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 新黃河客戶端
|
|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email protect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