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全市13個國家考核斷面中有6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為Ⅲ類,7個斷面水質為Ⅳ類,無劣Ⅴ類水體,同比改善7.7個百分點,完成序時目標任務。
統籌謀劃推進。上半年,制定印發了《2022年地表水考核斷面和水質目標》《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關于開展2022年河湖水域衰死水草清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宿州市2022年度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方案》《關于加強城區污水收集處理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宿州市“減存量、降負荷”防范汛期水環境風險工作方案》等十多項工作方案,全面部署,縱深展開河湖水域衰死水草清理、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農村區域河流溝渠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規范化管理、全市雨水管網排查監測等一系列專項行動。
部門聯動聯治。組織各地組建由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人員組成汛期巡查隊伍,保障專人專車,加強轄區內河流及城鎮生活源、農業面源、工業源等入河污染源巡查。聯合中國環科院駐點專家組人員借助無人機、高點監控等技術手段加大問題交辦督辦力度。1-6月份,共發出水質通報6期,交辦單31 個,督辦單 7個,交辦督辦涉水問題 170余個,整治工作正穩步推進。
推進清河行動。聯合市河長辦進一步強化工作機制,常態化巡河暗訪與階段性河湖管護專項行動相結合,規范各縣區河湖“四亂”問題自查工作,確保河湖管護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河道約4680km,清理垃圾約4.4萬m?,清理衰死水草約20.3萬m?。
織密監測網絡。全市建設運行了23個市級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地表水監控預警平臺,水質自動監測站同預警平臺聯網實時監控全市地表水水站水質,每日數據與縣區、市直相關部門實現共享。建立河流遠程視頻監管系統,實時監控預警全市13個國考斷面和3個重要河流涵閘的環境狀況。建立水質會商制度,研討監測、巡查及水質狀況,研判分析水生態環境問題,及時部署下步工作。
區域聯防聯控。今年以來,與徐州市、宿遷市開展了聯合巡查并召開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席會議,與淮北市、蚌埠市召開了跨界水體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視頻會商會,推深做實聯防聯控工作。縣級層面圍繞洪澤湖和沱湖流域開展聯合檢查聯合監測工作,通過上下游的溝通協作和聯合治理,實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步治理,切實提升跨界河流水環境質量;及時向徐州市、宿遷市等相鄰地市發出了汛期水質超標預警函,上下游協同發力,加強排查,及時整改問題。
完善補償機制。今年以來,全市獲得2021年省級沱湖流域生態補償資金1900萬元,較去年增加600萬,在沱湖流域所涉及的地級市中位列第一。積極開展2021年市域內生態補償資金清算工作,共產生污染賠付金5150萬元,生態補償金5800萬元;與市財政局修訂并印發了《宿州市地表水生態補償辦法》,將未納入沱湖流域生態補償以外的國家考核斷面全部納入考核范圍,進一步細化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及賠付原則,持續深化“雙向補償”機制,全力實現獎補機制效益最大化。
來源:宿州市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