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是完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提高城市安全韌性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間”,秦淮區結合老城更新和新城建設,共實施了89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累計投資超過300億元。至2021年底,全區建成區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已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今年,秦淮區正在推進的海綿項目有31個,其中海綿化改造老舊小區項目6個,海綿化改造與建設道路項目4條,海綿化改造與建設公園3個,整治和治理河道湖泊項目1個,隨新建住宅和公建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項目17個,至“十四五”期末,全區40%以上的建成區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秦淮區正在向著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不斷邁進
秦淮區老城區面積較大,文保地塊多,海綿城市建設空間有限,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在規劃編制方面缺乏足夠的經驗可借鑒,在市、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經過多輪分解平衡,專項規劃于2020年12月底獲得市規劃資源局正式批復,從上位規劃層面對全區各項目海綿城市建設進行指導和管控。
一方面,按照省、市相關要求,秦淮區選取基礎條件較好的南部新城片區作為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示范排水片區,編制相關實施方案并擬以此為示范帶動全區其他片區海綿城市建設。
另一方面,結合老城更新任務,重點突破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工作;以崗虹苑小區整治為例,綜合運用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雨水收集設施等各項措施,加強對小區排水管網、道路、綠地系統的改造和對整體的徑流組織優化,最終實現老舊小區雨水控制能力的提升和小區環境的整體改善。
“走在這種步道上軟綿綿的,對膝蓋好。”家住崗虹苑小區的張阿姨介紹,自己每天都要下樓到小廣場的步道上走幾圈。烈日炎炎,可經過透水鋪裝的人行步道沒有了之前水泥步道的光線反射,加上有樹木遮蔭,并不覺得十分炎熱。
秦淮區積極貫徹《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施工及驗收要點(試行)》及相關指導文件,將海綿城市精細化施工、提高建設質量、納入監管范圍,積極探索加強和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施工技術要求,不斷規范海綿城市建設專項驗收的要求流程,確保海綿城市建設質量。
秦淮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16日,中牌樓保障房一期項目成為秦淮區首個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專項驗收的工程項目,標志著秦淮區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向建設科學化、推進系統化、管理標準化的目標更進一步。
區海綿辦還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觀摩交流,多渠道宣傳秦淮區海綿城市建設成果。針對年度建設項目,推選亮點工程,集虹苑、崗虹苑小區整治、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秦淮段建設等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多次被南京日報等媒體報道。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