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省級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進一步提高,對水環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為適應新的斷面水質達標要求,激發主動治水、協同治水的積極性、主動性,通州區結合實際,對水環境區域生態補償斷面進行調整。
重點斷面全面覆蓋
本次調整以省市級生態補償斷面為基礎,以涵蓋市考以上斷面所在河道為原則,補充一批具有代表性、說服力、可操作的斷面開展區級生態補償,在原有6條河流、20個補償斷面的基礎上調整為11條河流35個斷面,實現重點斷面全覆蓋。斷面水質采取雙向補償,即水質超標的鎮(街道)對下游地區予以補償,對水質優于目標的鎮(街道)予以獎補。新方案將水質斷面達標與水環境生態補償兩種機制有效結合,一方面從區域行政考核出發督促地方強化水環境治理,另一方面利用經濟獎懲倒逼地方積極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
生態補償深入推進
今年上半年,通州生態環境局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各生態補償斷面水質狀況進行每月兩次的監測。根據測算,通州區14個鎮(街道)中,7個地區水質優于上游來水,共形成受償資金142余萬元,其中,高新區、川姜鎮、金沙街道受償資金數額分列前三。7個地區水質劣于上游來水,共需向區級財政繳納補償資金300余萬元。
正向激勵成效明顯
2022年,通州區以更高要求、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打好治水提升戰、整體戰、持久戰。全年共安排約7.9億元實施62項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兩年的工程總和。
岸上,農田退水治理取得零突破,覆蓋高標準農田面積1.6萬畝,收水面積0.55萬畝;池塘綠色養殖再提升,15個200畝以上養殖場因地制宜實施差別化生態治理,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生活污水截污納管難中推進,克服疫情影響,加快23個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1.3萬戶農村散戶生活污水治理。
水里,實施河道綜合整治工程18項,實現水系貫通,保障河道自凈能力。九圩港流域,完成亭石河、九洋河綜合整治;通揚運河流域,平五片區控導工程全部建成;入江支流大李港、小李港閘和公字涵洞3座出江涵閘主體已基本成型,大大推動了流域水環境提升。1-6月,全區15個市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率、達標率均為100%。
水環境保護關系群眾用水安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后續,通州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執行好水環境區域生態補償的要求,督促相關鎮(街道)切實履行生態環保責任,進一步加大投入,開展水環境系統治理,促進全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