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下雨,路面沒積水,修的時候也沒給生活造成啥影響,真是又好又快!”8月19日,家住開封市區龍亭北路的宋海濱對家門口的道路建設贊不絕口。
據了解,龍亭北路是今年開封市謀劃的排水防澇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個工程面。僅用時65天就全部完工,比計劃提前了近3個月。表面上看是翻新了道路,但其主要作業是在地下新增設了一道污水管道,以及在綠地內新建了積水池及配套進水渠道,從源頭上解決了汛期積水問題。
項目建設加速度,不只龍亭北路,其余涉及的鐵北街全段通車用了105天,五福路通車用了110天。條條提前完工,次次捷報頻傳,項目建設進度連續在開封市直單位中綜合排名第一,實現了“開門紅”“連續紅”,彰顯了在市委、市政府兼顧群眾所需和項目所難,督導調研、現場辦公的為民情懷,折射著市城管局廣大干群掛圖作戰,建設單位晝夜不休,始終以開局就是起步、起跑就是沖刺的決心,凝聚著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項目建設的“一盤棋”意識。
防患于未然,立足于行動
作為今年防汛重中之重,開封市排水防澇項目由市城管局在年前,對照汛期短板弱項,科學謀劃,市市政管理處具體建設,共計實施了北部、南部、東部三個片區排水改造,兩個泵站建設以及中心城區管網缺陷改造修復工程,泵站雙回路改造,道路地下空洞檢測和橋梁病害檢測,創文人行道改造等共計13個項目,實實在在打牢防汛地基。
項目為王,實干出彩
牢牢堅持“項目為王”,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該局不斷跑出晉位爭先“加速度”,堅決扛起城市防汛的“硬核擔當”。項目個個叫得響、建設跑得快。
“為市政速度點贊!”“質量和速度齊頭并進,給個大贊!”“便民利民的大好事!”項目建設的好不好,從群眾的留言和評論中,就可得出結論。
擼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換新天。
同步開工,把對群眾的影響降至最低
建設中,市城管局對龍亭北路、公園路、五福路、中山路、鐵北街采取同頻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對出行影響。5條道路,總長近7000米,工期緊、任務重、交叉作業多。為打造精品市政工程,該局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工藝流程、質量體系標準,嚴把開工關、材料關、安全關,強化監督落實,真抓實干、倒排工期、緊扣節點,確保了項目全部提前完工。
作風硬,無懼“烤”驗奮力沖刺
項目施工期間持續高溫,氣溫多次突破40℃。建設者將汗水揮灑在工地上,將初心鐫刻在崗位上。市市政管理處嚴格落實防暑降溫相關措施,做好預防和應急處置,調整作業時間錯時作業,“抓兩頭、歇中間”,采取輪換作業的方式,降低勞動強度,并為施工人員發放人丹、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物品,綠豆湯、涼茶每天供應到人,宿舍、食堂安裝空調,加強通風降溫,保障工人安全。
戰風雨,做好應急力爭出彩
施工期間適逢雨季,該市遭遇多次強降雨。各項目提前制定雨季施工方案和汛期施工應急預案,提前備好抽排水設備,組建搶險應急隊伍,做好應急準備。項目部設置專職值班人員,24小時關注天氣狀況和氣象預警信息,出現強降雨后第一時間啟動預案。同時,加大巡查力度,對臨時用電、深基坑進行全面排查,做好安全防護,排除一切隱患。密切關注防汛點及施工現場周邊可能存在的空洞、塌方等隱患,提前采取回填等措施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防疫情,閉環實干上下一心
疫情突如其來,各項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統籌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常態化管理、督導檢查、應急處置等工作。加強施工人員管理,嚴格執行“場所碼”制度,施工現場實施封閉式管理,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落實健康監測“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做好物資儲備和環境消殺,建立日常消毒臺賬,每天至少2次對宿舍、食堂、廁所等重點部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消毒和通風處理。
嚴質量,全力建設精品工程
全體項目管理人員全程跟蹤管理,嚴格細節把關,實行夜間輪班值班制度,每天由值班經理帶頭,項目安全員、技術員配合夜間施工生產管理,全程監督每一道工序,嚴格把關每一個細節,全力以赴趕工期、保節點。面對各種施工難題,項目管理人員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以安全、進度、質量為抓手,優化施工工序、科學調度力量、提高施工效率、做好銜接協調,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施工難題,明確節點、倒排工期,抓安全、保質量、搶進度,確保早日還路于民。
在大干特干的氛圍中,項目建設至今已圓滿收官。其中,地下管網非開挖修復、市政泵站雙回路改造、道路地下空洞建設和橋梁病害檢測、創文人行道修復工程早在6月前全部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新增了管網,地上道路也全部采取海綿城市理念建設,讓路面可以吸水,極大減少路面徑流。
“無論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民生改善,都是由一個一個具體項目構成的。堅持把項目建設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全力抓、持續抓,謀深做實,才能贏得民心,做到群眾心坎上。”開封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孔羽表示。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