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淮河流域水污染問題,重拳出擊,全域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2022年1-7月,淮河干流水質始終穩定在Ⅲ類及以上。
精準發力治點源。共建成規模以上污水處理廠16座,總處理能力為90.8萬噸/日,達到一級A處理標準16座;其中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建設11個工業開發區污水處理設施;對59個入河排污口進行監督性檢查;開展沱湖流域入河(湖)排口(涵閘)排查監測溯源工作,共計完成721個疑似點位和96個敏感區域的排查,核查確認排口(涵閘)137個。
綜合實策控內源。對八里溝、迎河、四十米大溝匯水區域雨污分流和管網病害點修復改造。目前城區污水管網提升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6億元、雨污分流24公里、缺陷點修復15579處、錯接混接點139處、整治錯混接點小區75個。同時,著眼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關系,實施跨界水體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多次與上游宿州市開展聯合執法、聯合監測、閘壩調度,不斷探索跨界水污染問題解決途徑。
多向發力消面源。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大力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對 611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實施糞污處理設施改(擴)建,新建區域性糞污集中處理中心10 個。布設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2876個,鄉鎮轉運站26座,建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3座,11個市場化項目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清掃保潔市場化全覆蓋。
來源:蚌埠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