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之中,老舊小區整治改到群眾心坎上,農房改善形成鄉村靚麗風景線……全市貫徹落實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精神,以優化空間布局為基礎,以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以綠色低碳發展為支撐,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造高品質綠色幸福生活。
融入海綿理念,打造精品城市
鹽城濕地博物園占地352.9畝,建設時充分保護現有生態濕地和水系,通過打造多個活水鏈將自然河水引入活水鏈池塘,利用蘆葦、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凈化提升水質,同時種植多層次喬木、花草、水生植物,形成豐富的多類型小微濕地。整個項目分為濕地體驗、湖蕩生態、洲島景觀、秘境探索、叢林休閑等5個特色主題區,布設候鳥廣場、濕地綠道、東方水庭等23個生態景觀點、195個生態停車位,海綿城市理念融入每一處細節,真正實現生態化的海綿城市案例。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市回應民生關切,通過打造海綿城市,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成為城市建設的主題。2022年,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鹽城市市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編制完成配套的標準規范文件,作為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技術依據,涵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全過程。
近年來,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累計實施項目116項,總投資28億元,海綿城市達標面積約52平方公里,市區海綿城市建設達標率81.2%。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滿意度超90%。特別是在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全流域系統化推進河道整治,將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作為治水之本,將海綿理念融入水環境提升全過程,成功入選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家門口、校門口、站臺旁……口袋公園遍布鹽城街頭,園內草坪青綠,新栽的樹木錯落有致,造型精致的景觀小品成為點睛之作。這些口袋公園雖然袖珍卻“五臟俱全”,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好去處,也為城市景觀增添了亮色。我市大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將城市“邊角料”建成“金角銀邊”。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美好生活
萬戶新村始建于1983年,因建設年代久遠,曾經屋面滲漏、排水不暢、違建成片等問題凸顯,是典型的“老破舊”小區。8月29日,記者來到萬戶新村,該小區面貌已煥然一新。住宅樓墻皮被重新粉刷,噴涂真石漆,統一更換樓道窗、單元門禁、曬衣架,并加裝空調機外罩。小區內的公共綠地、游園得到全面提升,增鋪草坪1500平方米,補植香樟、銀杏、桂花等苗木1200株,并運用新技術對小區垃圾中轉站進行封閉化改造,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千家萬戶,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我市堅持決策共謀、發展共建、管理共治、成果共享,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住區、綠色完整社區,讓老舊小區迸發新活力。
“百姓得實惠,政府得民心,社會得效益。”在實施過程中,市住建部門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用心用情把老舊小區改造這件實事辦好、好事辦實。2021年,圓滿完成2021年度省政府下達的85個和市政府下達的145個老舊小區改造目標任務,其中7個項目申報“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評價驗收。全市既有多層住宅計劃增設電梯100部,加裝完成53部,正在施工125部,前期準備209部。2021年全省老舊小區改造和增設電梯每月通報,我市位居前列。鹽都區合心花苑小區改造項目成為住建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示范項目。
2022年,我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49個,涉及1613棟、41667戶,總建筑面積455.74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11.48億元。其中,列入國家和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139個,涉及1358棟、33651戶,總建筑面積357.29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0.5億元。截至8月25日,全市149個改造項目已全部進場施工,16個改造項目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全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66部,正在施工75部,正在開展手續辦理等前期準備工作111部。
來源:鹽阜大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