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廢水竟是“藥引子”!經過湖北省隨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牽線搭橋,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的啤酒廢水成為了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隨州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的“藥引子”碳源,雙方合作,預計節約成本約120萬元/年,減碳2165噸,實現了節能降碳和經濟利益的雙贏。
啤酒廢水:上游“用不了” 下游“吃不飽”
據了解,啤酒生產企業產生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很高,可生化性極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原本可以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的絕佳補充,但因多種原因一直無法有效利用。按照規定,啤酒生產企業為保證啤酒廢水符合排放標準,每年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預處理,在降低了水質可生化性的同時也白白浪費了優質碳源。
另一方面,下游污水處理廠卻因為碳源不足“吃不飽”,從而需要外購大量乙酸鈉用于污水處理廠的反硝化脫氮除磷反應,不僅運行費用大大增加,而且乙酸鈉長期使用會對設備和構筑物產生一定腐蝕。
“啤酒生產廢水富含有機物,對污水處理廠來說屬于優質碳源。”隨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項目負責人諶智和告訴記者。啤酒生產廢水作為可生化性極好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可以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的補充,“變廢為寶”。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修改單,規定啤酒企業可與污水處理設施運營單位簽訂具備法律效力的書面協議,約定排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某項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則以該限值作為預處理排放濃度限值,不再執行原限值。
這就意味著,啤酒制造企業與下游污水處理廠通過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共同約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不再受納管排污標準的限制,從而實現啤酒生產廢水直接資源化利用。
環保牽線:啤酒企業與污水處理廠“喜結良緣”
在了解到相關法律依據以及啤酒生產企業和下游回收企業的供需矛盾后,隨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動作為,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
2021年,隨州生態監測中心技術人員多次深入青島啤酒隨州公司、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調研,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編制完成可行性技術論證報告,最后由隨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專家完成評審。
據諶智和介紹,經測算,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無論是以均值還是以最高濃度或者最大水量進入市政管網再進入玉龍水務有限公司,進水中COD濃度、氨氮等濃度均符合設計標準要求。
同時,經過實地調查,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經過自建污水處理站預處理后達到相關標準進入市政管網,然后再進入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由于自然高度差,啤酒生產廢水可以自流進污水處理廠,不需再另外建設管網或單獨運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為了當好企業之間的“紅娘”, 2021年7到11月,隨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反復上門溝通協商,并組織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和市城市防洪排水管理處每半月召開一次推進會,市政排水管理處負責破損管網修復,隨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負責協調市污水處理廠對青啤公司生產廢水水質檢測,并實現數據共享。同時,在試運行期間對兩家企業不遺余力地開展技術性指導。
2021年12月,青島啤酒隨州公司與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正式簽訂生產廢水間接排放限值合作協議,這標志著青島啤酒生產廢水只需簡單處理后即可按照協議約定直排納管,實現啤酒廢水資源化利用。
積極探索:廢水再利用蹚出降碳新路
隨州聯合玉龍水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協議簽訂以來,隨著青啤公司排放指標的調整,公司進水COD濃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出水總氮、總磷指標的穩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時,因引入未經預處理具有很好生化性的啤酒生產廢水,有助于增加進水中的碳源,節約企業運行成本,僅2022年第一季度就節約碳源約68噸,節約費用約10萬余元,預計全年可節約碳源費用約70余萬元。
對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來說,從此不需要對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每年將節約電費和藥劑費約32萬元,再加上人工和設備折舊費,可以節省支出50萬元左右。
在前期運行良好的基礎上,今年4月,青島啤酒(隨州)有限公司與玉龍水務有限公司簽訂了補充協議,在對約定排放值、處理收費等問題再度協商的基礎上,雙方約定將合同期限延長為3年。
“這一探索實現了啤酒生產企業和下游污水處理企業的合作共贏,在隨州市尚屬首次,也為省內其他啤酒生產和污水處理行業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提供了降碳思路?!彪S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家平告訴記者。
項目實施后,不僅實現企業雙方共贏,同時可減碳2165噸,為隨州經濟社會未來高質量發展留出碳空間,還會對白云邊酒業、黃鶴樓酒業后續開展生產廢水直接進污水處理廠實行間接排放起到先行先試的示范效應,為隨州 “十四五”規劃碳達峰,碳中和的實施起到示范效果。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