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日前部署啟動二、三級排查工作。今年年初,江蘇啟動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按照國務院最新要求,將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納入排查范圍,并結合長江、太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經驗,將問題突出的城鎮雨洪排口、水質異常溝渠也納入排查范圍,確保問題排口不遺漏。排查過程中,堅持與“水污染治理、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當前水環境形勢、環境執法”相結合。
排查中,使用可見光無人機對可飛行區域進行排查,分辨率提高至0.05米,全面識別出水面以上排口;使用熱紅外無人機對工業園區內河道進行重點排查,識別出有水外排的水下排口;利用衛星遙感對禁飛區開展排查,識別出禁飛區內排口。收集整合淮河流域水文資料,精心繪制流域水系圖。開發江蘇省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統和APP,編寫排污口現場排查、監測、溯源工作手冊,為后續開展排查、監測、溯源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省生態環境廳已完成一級排查,共投入213名技術人員、62架無人機,完成淮河流域500條河道和55個重點湖泊的排查,排查總面積7895.2km2;經過信息解譯,共發現疑似排口70296個、可疑區域12063個,梳理地方前期排查發現排口14926個。
9月22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二、三級排查啟動培訓會,部署啟動二、三級排查工作。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執法監督局崔恒武局長表示,淮河流域排查范圍廣,排查面積是太湖流域3.4倍;疑似排口數量多,是太湖流域的2.5倍,現場排查工作量非常大。為順利完成任務,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定期開展現場核查,確保年底前高質量完成排查任務。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