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加快城市轉型、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大力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逐步探尋出一條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今年,我市共實施居住社區、道路廣場、綠地、水系、海綿公園等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項目40個,計劃總投資26.8億元,內澇防治、城市防洪標準、天然水域面積比例和可透水面積比例均已達到目標值,內澇防治全面達到10年一遇標準;內澇積水區段消除50%,城市雨澇現象有效緩解,城市品質大幅提升。
發揮調蓄能力 逐步消除積水點 銀川有大量湖泊濕地,適合海綿城市建設,由于早期城市建設未考慮城市排澇能力,導致城區部分路段容易積水。今年,我市以進入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名單為契機,加大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力度。近日,在西夏區興州街積水點改造工程現場,工人緊張施工,雨水管道已經鋪設完畢,后續施工持續推進。西夏區興州街(懷遠路至賀蘭山西路)路段在今年6月~8月期間4次大雨中均出現較大面積積水,此次通過積水點改造工程,這里將鋪設一條雨水管道,把雨水分流到賀蘭山路雨水管網,流入麗子園泵站進行處理。改造工程10月下旬開工,預計12月上旬完工。
今年我市通過對雨水管道的改造,提高城市道路快速排水的能力,同時部分有條件的積水點將實現雨污分流,雨水就近引入湖泊自然補水,部分積水點新建了蓄水設施,積蓄、沉淀后的清水用來澆灌和濕地補水。“海綿城市建設的第一步就是要讓雨水有地方去?!便y川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杜靈軍說,除了蓄水池,市政雨水管網也能幫助蓄水,在管道內蓄水,待泵站壓力低時再排空雨水,從而達到雨水調蓄的目的。
目前,市轄三區有13處較大積水點及其它中等積水點,影響車輛通行和居民生活。為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我市在北塔巷、上海東路雨污分流工程試點的基礎上,分批次消除13處較大積水點,今年已經完成了6處,包括:西夏區興州街積水點、翟靖巷積水點、大泉巷積水點、麗子園街積水點、賀蘭山中路(滿城北街—寧安大街)、寧安大街(龍馬市場)積水點。其余7處將跨年完成。
后期,銀川市將城市中度積水點列入改造計劃,實施雨污分流及蓄水池建設工程,逐步消除城市積水點。
海綿城市引領城市建設新風尚 寶湖錦都小區居民小周最近喜歡在新建的金鳳五路上散步,細心的他發現路邊的人行道上每隔一小段就有一個下沉式的坡,對于這樣的設計他產生了好奇。原來,金鳳五路建設設計過程中融入了“海綿城市”理念,道路向水系有傾斜坡度,雨水將順著人行道預留的缺口進入綠地、水系。
事實上,我市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要求,實施了市政道路、建筑與小區、城市綠地與廣場等不同工程類型在內的海綿城市項目。“市政道路項目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要求進行設計,將分車帶綠化下沉,并設置了開孔道牙,分車帶內設置雨水溢流口,保障路面雨水通過開孔道牙流進分車帶內滯蓄,待調蓄空間滿了,超標雨水再通過溢流口排入市政排水系統?!便y川市住建局海綿城市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后新建建筑與小區的屋面將設置雨水桶等雨水收集裝置,收集雨水用于綠地澆灌、道路清洗,提高雨水的資源化利用量。
此外,今后我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綠地與廣場項目將統籌考慮周邊地塊、道路的雨水匯流情況,有組織地將雨水匯入城市綠地與廣場內調蓄、回用,有效緩解周邊內澇積水問題。同時,我市將充分發揮海綿城市建設引領作用,圍繞“滲、滯、蓄、凈、用、排”的六字方針,系統謀劃青少年活動中心海綿公園項目,結合場地條件,將海綿城市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雨水花園、生態旱溪等海綿技術措施融入到公園內,致力于打造我區青少年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校外教育培訓示范基地與海綿城市精品示范項目,為全區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可復制推廣的樣板。
來源:銀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