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盤龍江“河長”仇和率四城區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實地巡查盤龍江支流、溝渠綜合整治情況,監督檢查前一階段相關工作。仇和強調,把滇池治污、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乃至覆蓋全市的“一湖兩江”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抓手、切入點和突破口。思想再統一,目標再明確,任務再加碼,重點再突出,機制再完善,措施再強化,政策再創新,全面加快出入滇池河道、支流、溝渠的綜合整治,推動滇池治理工作提速提效。
仇和、李邑飛、王道興等領導一行先后來到盤龍江的支流溝渠花漁溝、馬溺河、 老李山分洪溝、財經大學防洪溝、北廂大溝、廖家廟大溝以及教場中線防洪溝、冶金研究所大溝、學府路防洪溝、麻線溝入江口,實地察看各支流溝渠綜合整治特別是截污開展現狀,到盤龍江下段和入湖口察看了河堤整治和濕地建設情況。沿途要求相關負責人一定要屬地管理徹底封堵排污口,凡是不達標排放的一律堵口查污;“158”綜合整治工程必須按照工程規范標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貫穿主城南北的盤龍江及支流、溝渠“158”綜合整治工程要保質保量、全面推進,所有支流溝渠進入盤龍江的水5月底前要達到一級B和一級A之間,成為36條出入滇池河道治理的典型、示范和樣板。
仇和指出,滇池治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是加快推進現代新昆明建設、實現昆明科學發展新跨越的頭等大事。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市36條出入滇池河道綜合整治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步入了科學有序的軌道。要把滇池治污、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乃至覆蓋全市的“一湖兩江”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抓手、切入點和突破口。思想再統一,目標再明確,任務再加碼,重點再突出,機制再完善,措施再強化,政策再創新,全面加快出入滇池河道、支流、溝渠的綜合整治,推動滇池治理工作提速提效。
仇和強調,2010年,既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的決戰之年,也是蓄勢沖刺“十二五”的關鍵之年,更是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里程碑式、標志性和實現根本性轉變的一年。做好2010年滇池治理工作,核心是控源減污;目標是提升水質;前提是堅持“一個方針”,遵循“一條規律”,把握“四條原則”,做到“四個堅定不移”,實現“四個轉變”;方法是綜合治理,以水質狀況倒逼整治,由單純抓杜絕增量污染物,向抓杜絕增量和減少存量污染物并重轉變。從今年7月起,滇池流域水環境治理要由主要處理湖外河外增量污染源,轉向主要處理湖內河內存量污染源,由主要處理外源性污染,轉向主要處理內源性污染。
一要控源減污,確保滇池水質實現較大提升。全力推進滇池環湖截污和交通、農業農村面源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入湖河道整治、生態清淤、外流域調水及節水六大工程,全面完成滇池治理“十一五”規劃,努力實現“湖外截污、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四大剛性目標。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滇池流域“十一五”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的減排任務;滇池草海水質及外海水質改善,35條滇池主要入湖河道達標。
二要全力推進,全面完成入滇河道綜合整治。突出堵口查污、截污導流這個重中之重,強化河(段)長責任制,實行河道綜合整治包截污、包處理、包零排放的“三包”舉措,將出入滇池主要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全面延伸到支流、溝渠。實行最嚴格的河道管理考核,建立“以河道斷面水質狀況倒逼河道整治”的管理監督機制。
三要突出重點,做到治污工程措施和生態措施全覆蓋。加快環湖截污、城鎮、村莊污水分散處理再生利用等工程建設,全面完成滇池流域的工業污水、城鎮生活污水和農業農村面源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實現達標排放。集中力量開展主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實現工業污水、生活污水100%進管網,城鎮污水進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年內要建成27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并投入運行,村莊污水及農田生產污水處理后進濕地。
四要強化措施,全面完成“四退三還一護”任務。堅持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相結合,鞏固湖濱濕地和生態林帶建設成果,重現河網交錯、蘆葦茂密、水鳥棲息、魚蝦遨游的生態濕地自然景觀。積極構建“湖水—河流—濕地—綠地”復合生態系統,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與人工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爭取設立國家級滇池流域高原濕地保護區。
五要內源清污,促進水體生態系統改善。全面開展滇池底泥清淤和水體污染物提取工作,完成草海底泥疏挖及處置二期工程和主城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開工建設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點區域底泥疏浚工程。擴大滇池水葫蘆圈養及資源化利用,實施藍藻富集去除工程。
六要強化督查,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推行環境保護“一崗雙責”制度,落實滇池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滇池主要出入河道、支流、溝渠及“一湖兩江”綜合整治市級環保、滇管、水務部門工作責任制,強化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嚴肅責任追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查重處違規排放、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對違法排污的企業,要列入黑名單,永久退出昆明市場。加強污染治理設施的監督管理,確保運轉正常、達標排放。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滇池流域水環境治理走上法制化、長效化軌道。
仇和要求,市場引導力、社會參與力、制度規范力、黨政推動力“四力”形成合力,堅定不移地堅持“環保優先、鐵腕治污、科學治水、綜合治理”的方針,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完善機制,創新制度,使滇池流域、入湖河道周邊的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為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盡義務,為現代新昆明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