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河為黃河北岸的一級支流,是皋蘭縣內最大的河溝。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日益增加。此外,河道兩岸生態空間被擠占,兩側農業生產的面源污染直接進入河道,給該區域的水環境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開展蔡家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迫在眉睫。
記者近日了解到,市生態環境局科學謀劃,會同皋蘭縣政府凝練包裝了皋蘭縣蔡家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為改善黃河流域蘭州段水生態環境不斷添磚加瓦。
皋蘭縣蔡家河流域(三川口-蔡家河入黃口)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可研估算總投資13059.68萬元,初設核定工程概算總投資為14173.74萬元。
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河口濕地建設工程、河道生態緩沖帶修復工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工程。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占地總面積12.4萬㎡,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占地總面積8.2萬㎡,河道生態緩沖帶修復工程有三川口、豆家莊、文山村3段,生態緩沖帶修復總長度為2.2km,生態護岸增加長度為1.6km;支流水阜河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1座。
據介紹 ,該項目已于2022年11月底前完成可研、初步設計等前期手續,計劃2023年3月份開工建設,2024年9月全部完成項目建設工程,并發揮環境效益。工程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的建設,可進一步凈化水體以便再生利用,也可以補充河道的生態流量;河口濕地的建設,可進一步凈化蔡家河的水體,以最大限度保證進入黃河的水體優良;河流生態緩沖帶的建設,可對周邊地表徑流攜帶的面源污染有一定截蓄凈化作用,也對河流沿線的生態空間起到修復功效。
近年來,蘭州市生態環境局按照“保好水、治壞水”的思路,不斷強化項目支撐作用,持續加大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力度,牽頭組織實施了湟水流域紅古段水污染防治項目、榆中宛川河生態治理等流域治理項目、莊浪河流域永登段水污染防治項目等,為實現黃河蘭州段改善水生態環境的目標夯實了基礎,黃河蘭州段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是黃河干支流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100%。二是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湟水橋、什川橋斷面水質由原先的三類提升為二類水質,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二類水質,實現了一河凈水送下游。
黃河蘭州段水質變得更好了,水鳥變得更多了,老百姓滿意度提高了。
黃河安瀾,是國之大者,也是百姓之福。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把“母親河”打造成人民滿意的“幸福河”,將是作為黃河守望者的蘭州市生態環境保護人始終努力的方向。
來源:蘭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