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橋流域位于湘潭市雨湖區老城區,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流域各類水環境問題交織,對水源保護地水環境造成重大威脅,生態環境亟待改善。湘潭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系統化設計、標準化施工、多元化籌資、協同化管理的“四化”舉措實施綜合治理,流域水環境問題實現了根本性改善。
系統化設計。經過問題診斷、系統分析、方案論證、技術評判,采取系統化綜合治理。完善管網,推進地塊雨污分流改造,共計新建管網24公里,實現19條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截污清淤,共完成5公里長的暗渠截污納管、約2萬立方米的淤泥清理。前池改造,對唐興橋泵站前池進行清污分流改造。生態凈化,新建日處理水量2.5萬立方米人工濕地,旱季渠道水、微污染水、初期雨水經濕地凈化處理后達標排放。
標準化施工。建設單位、全過程咨詢服務單位全程駐場,EPC聯合體設計單位同步施工進度提供技術支持,全過程把好材料關、工序關、驗收關。同時,克服和解決了市政交通疏導壓力、地下管線錯綜復雜、作業面狹窄、雨雪天氣等諸多難題,如質如期完成了建設任務。
多元化籌資。通過申報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專項資金、河西污水處理廠廠網一體化專項債券資金、中央黑臭水體示范城市獎補資金等,取得資金方面的有力支持。按照“誰污染誰負責”原則,由各企事業單位自籌資金,推進源頭地塊內雨污分流改造,有效解決了資金難題。
協同化管理。在湘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組織下,多部門協同配合,市供排水站負責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設實施并對流域內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河西污水處理廠對流域內污水提升泵站、污水處理廠進行運維管理;水利部門根據運行工況調度水利設施;雨湖區人民政府履行屬地管理職能負責渠道日常維護管養,有效保障了水體長治久清。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