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美麗中國、美麗大連建設,近日,遼寧省大連市印發《大連市美麗河湖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明確將圍繞“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目標,著力推進全市“十四五”國考河流美麗河湖建設,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8個美麗河湖,進一步提升水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讓市民享有更多生態環境幸福感和獲得感。
美麗河湖建設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美麗中國建設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具體體現和重要載體。根據《工作方案》,大連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系統治理、科學引導、共享共治的工作原則,穩步有序推薦美麗河湖建設,今年,率先將碧流河、英那河、莊河建成美麗河湖;2024年,將大沙河、湖里河、浮渡河建成美麗河湖;2025年,將復州河、登沙河等其他國考斷面所在河流全部建成美麗河湖。
《工作方案》明確美麗河湖建設需要滿足三項“硬條件”,在水資源方面,具有穩定的補給水源,水體流動性良好,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穩定實現“有河有水”;在水生態方面,河湖水域及其緩沖帶生態環境功能得到維持或恢復,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有代表性的魚類、水生植物等土著物種得到重現,穩定實現“有魚有草”;在水環境方面,流域內各類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或水質穩定達到優良,公眾的景觀、休閑等親水需求得到較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穩定實現“人水和諧”。
為推動美麗河湖建設順利實施,《工作方案》要求,相關區市縣政府按照“一河一策”原則,編制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將美麗河湖建設與城鄉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充分挖掘河湖水文化,凸顯個性化和本土化,彰顯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要樹立“三水統籌”的系統觀念,以美麗河湖建設為載體,聚焦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突出問題和短板,堅持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雙管齊下,統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建、城管、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務等各部門,形成合力,穩步推進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污染防治、生態修復、風險防范、制度體系建設等綜合治理工作,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河湖環境。
同時,《工作方案》明確建立獎懲機制,對入選國家、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下一年度優先安排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入庫,并通過省河流斷面污染補償資金給予支持。建立美麗河湖退出機制,原則上以三年為周期開展評估,對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出現嚴重退化、群眾反映生態環境問題強烈并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發生重大生態環境事故導致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嚴重退化等情況,取消美麗河湖資格。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