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陜西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111個國控斷面中,I——Ⅲ類水質斷面占96.4%,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其中,黃河流域同比提高9.2個百分點。”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金東23日表示。
當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對2022年陜西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向外界進行發布。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全長約5464公里。呈“幾”字形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期以來,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治理受多方關注。
2022年,陜西省多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省級各相關部門從各自職責出發,在城鄉生活污染、工業排污管控、農業面源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共同發力,推動全省黃河流域水質改善。
據介紹,作為黃河中游地區,2022年陜西省黃河流域水質全面改善,水質狀況位列黃河中游4省區第1位,優良水體斷面好于黃河流域9省區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生態保障。
據統計,陜西省黃河流域105座縣級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比2021年新增25座,改造完成率97.2%,通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入河污染物顯著減少。
張金東表示,陜西不斷推動水污染防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轉變,將持續實施黃河流域生態補水,2022年39處口門共補水24331萬立方米,國家考核陜西省黃河流域的8個重要斷面生態流量指標全部達標。同時,陜西開展了黃河流域水生態健康調查工作,推進黃河流域水資源再生利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