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城市能像海綿一樣有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當久晴或干旱時,又能把蓄存的水釋放加以利用,那該多和諧又美妙!蕪湖市自去年成功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之后,積極打造了一批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示范項目,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讓百姓生活更舒暢美好。
百姓說:
“這里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天氣晴好的周末時光,家住城東的王松常帶著兩個女兒到位于赤鑄山東路的云朵公園游玩。在鋪著彩色塑膠墊、以藍天白云為主題的兒童娛樂區,兩個女兒盡情地嬉鬧,蹺蹺板、彈跳墊、滑滑梯、沙池……五彩繽紛的游樂設施上留下陣陣歡聲笑語。一段“放飛”后,王松還會陪著女兒們向東邊的沿河生態步道漫步,或觀察新栽種的植物,或在親水平臺練舞,玩累了就在裝著鵝卵石的特色長凳上休憩。“這里既有好看的風景,又有好玩的游樂園,空氣清新,場地開闊,大人孩子都喜歡。”王松告訴記者,云朵公園已成為蕪湖城東萬春板塊的網紅打卡地,“到了周末、節假日,可熱鬧了”。
占地4.3公頃的云朵公園可不只有顏值,更有內涵,是蕪湖市公園綠地建設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先驅和典型代表。2月22日,記者現場走訪看到,云朵公園主要圍繞九條西溝沿岸打造,水系北側保留原有豐富植被,略加修整;南側沿岸采用生態駁岸,打造了一個個雨水花園,并精心設計了兒童樂園、樹陣廣場、親水平臺、林蔭步道、休閑廊架、彩色健康跑道等休閑活動場地,形成綠色生態的濱水景觀帶。公園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翟欽欽自豪地介紹,公園里的步道、塑膠墊都是透水設計,可以使大部分雨水快速下滲,保持場地干爽,精心打造的雨水花園在滿足景觀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收納場地的雨水徑流,凈化過濾雨水,“如果蓄水多了,凈化后的雨水會通過花園里的溢流并排向附近水系,真正實現了如海綿般的呼吸吐納”。
在凈化和滯蓄雨水的同時,云朵公園休閑健身的功能還將進一步升級。據了解,公園二期計劃增設籃球場、羽毛球場、停車場,周邊居民來此游玩更豐富也更方便。“這里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持續提升。”正在公園里游玩的附近居民李剛如此贊嘆道。
不僅僅是云朵公園的生態駁岸、雨水花園,江北大地楚江大道的下凹式綠化帶;鏡湖區勝利渠的干塘、植草溝、生態護坡;弋江區澛東新園老舊小區的雨水花園、生態停車位……都將海綿城市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對雨水進行凈化管控,讓百姓生活更舒暢美好。
建設者說:
“力爭早日建成‘長江明珠、生態蕪湖、河暢岸綠、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
每年雨季,積水內澇成為不少城市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城市規劃、設計、建設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海綿城市的提出為修復水生態、涵養水資源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去年5月,財政部網站公示了2022年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評審結果,水城相融的蕪湖位列其中,這也是此批安徽省唯一“榜上有名”的城市。
據蕪湖市排水管理處信技科負責人任自強介紹,海綿城市建設是人民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系統工程。為此,蕪湖市成立了專屬職能機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編制了一系列可參照的標準規范,已經積極打造了一批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項目,“既有小型公園,也有大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還結合市政工程、口袋公園、老舊小區改造等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爭取達到‘大雨不洪澇,小雨不積水,水體不黑臭’的建設目標,為廣大百姓創造更加舒適美好的居住環境”。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蕪湖市將繼續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改擴建項目、排水防澇建設、水環境“1+8”等專項行動中持續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打造人水和諧的海綿生態城市。同時,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加快推進海綿城市智慧管理平臺建設,構建智慧化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監測系統。“目前,很多在建項目正加緊施工中,又一批項目也有序開展前期工作,我們將按照‘干一片,成一片’的技術思路,力爭早日建成‘長江明珠、生態蕪湖、河暢岸綠、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任自強堅定地說道。
來源: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