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徐州市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2022年度全市44個省考以上斷面優Ⅲ比例為93.2%,無劣Ⅴ類水斷面,改善幅度全省第三;17個國考斷面優Ⅲ比例為88.2%,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全市水環境質量達到歷年最好水平。3月16日,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2年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及2023年水污染防治重點任務。
發布會上通報,2022年徐州市加快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水污共治”。截至去年年底,共完成42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奎河片區雨污分流11個子片區正在有序推進;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網250公里,啟動實施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萬噸/天;去年列入治理工程的175個積水點,截至目前已完工57項、在建51項,今年汛前將完成123項,力爭2—3年基本解決城市積水問題。
農村污水處理同樣不容忽視。2022年全市共圍繞涉農斷面建成15個、約1.94萬畝農田退水示范區工程;配套建設養殖尾水處理區,采用循環凈化等方式處理后達標排放,完成2.58萬畝池塘生態化改造項目;沛縣、銅山區建成集中式糞污處置中心各一座;國省考斷面所在河流兩岸各1.5公里范圍內全面實施秸稈離田。
水是流動的,河道治理需要上下游、左右岸的共同努力。徐州市持續開展跨界河流聯防聯控。為預防汛期跨界河流水環境風險,去年6月徐州、宿遷、宿州三市生態環境部門聯手,開展跨界河流水環境現場聯合檢查。
發布會上宣布了今年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
推進“水污共治”。重點推進奎河片區11個子片區、三八河片區、老房亭河片區等中央環保督查涉及雨污分流、黑臭水體問題整治,嚴防非防洪需要的城市管網污水入河。
推進農田退水污染治理。探索清潔化農業生產模式,推廣農田退水溝渠生態化治理。完成池塘養殖生態化改造5.0萬畝,分縣區建設集中式糞污處置中心,杜絕糞污直排外環境。
推進市級控制斷面考核。市水治辦設置了28個市級地表水控制斷面,按不低于Ⅳ類水質考核。
“我們要繼續強化聯防聯控,堅持‘誰的問題誰負責、誰的污染誰治理’,最大程度削減客水污染對我市造成的影響。”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周保華表示,將全力推進全市水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