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守牢生態底線,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科學打造“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全面推進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修復,石羊河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西北諸河唯一美麗河湖提名案例。
構建“三水統籌”系統治理格局
堅持規劃引領帶動,編制《武威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風險防范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有力支持。完善河湖治理體制機制,建立完善四級河湖長體系,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向“有能有效”轉變。統籌推進保護治理修復,形成配置合理、用水有序、運管高效、監管有力的現代化治水興水用水體系。扎實推進工程建設,實施總投資10.76億元的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連通輸水等14項工程,以項目建設串聯起沿河兩岸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多措并舉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及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提標改造,實現了縣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全覆蓋。涼州區、民勤縣、天祝縣污水處理廠均建成再生水回用設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開展河湖“清四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風險源核查整治等專項行動,有力解決了水環境突出問題。
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污染現狀調查“查測溯”工作和石羊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現場調查及采樣,共排查排口272個、采樣點位90個,構建排污口監測、監管全覆蓋體系。加快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古浪縣污水處理廠生態濕地、天祝縣安門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武威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調查與評估項目,建成投運民勤縣污水處理廠生態濕地、古浪縣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等重點工程。開展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落實補償資金1079.2萬元。
提升水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水平
武威市率先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頒布實施《武威市節約用水條例》,推進深度節水、極限節水,城市節水已達到《城市節水評價標準》Ⅱ級。統籌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農藥利用率達42.09%,廢舊農膜回收率達83.5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因地制宜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工程,2022年新建續建農村污水處理站20座,治理率達到36.8%。
開展全市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醫療機構廢水達標排放等專項執法檢查,加大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運行監管力度,結合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雙隨機、交叉執法、部門聯合檢查和信訪舉報等環境監管執法,全面加強水污染物排放監管。
積極爭取生態環保資金,近三年爭取到位民勤縣污水處理廠生態濕地、古浪縣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工程等中央、省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6億元。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美麗幸福河湖“五賦兩轉一打造”創建,為河湖賦魂、賦文、賦美、賦能、賦制,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轉向有能有效,打造全域美麗幸福河湖。
“通過全市的不懈努力,武威市全面完成國家水環境質量考核年度目標任務,全市4個國控、5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均在Ⅱ類及以上,其中8個斷面水質好于考核目標1—2個類別,水環境質量呈現穩定向好趨勢。石羊河美麗河湖建設成效凸顯,蔡旗斷面過水量連續13年完成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約束性指標,石羊河尾閭青土湖水域面積不斷擴大,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武威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有恒介紹道。
天藍、水清、山綠,石羊河畔碧波蕩漾,美麗河湖建設卓有成效,給全市人民帶來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2023年,武威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確定的目標和任務,深化水生態環境綜合管控,加強重要河湖生態保護治理和重點領域水污染治理,逐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著力推動水生態修復,鞏固拓展石羊河美麗河湖示范效應,復制推廣“石羊河模式”,提升莊浪河天祝段全省美麗幸福河湖試點和古浪河、金強河市級示范河湖建設保護成效,全力推進雜木河、柳條河美麗幸福河湖創建,努力將石羊河全流域打造成為全市人民的美麗幸福河湖,為建設人水和諧美麗新武威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