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預測,22日至24日,廣東將迎來今年首場大范圍強對流天氣。為高質量做好廣州中心城區年度備汛工作,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全面提升汛期各項排水保障工作,為轄內水浸風險點及低洼易澇點度身制定“一點一策”,極限情況下可有150支各級應急搶險隊伍投往一線。
汛前摸排再增強 城市排水韌性更加扎實
為進一步提升轄內78個重點布防區域和195條主干道防澇實效,廣州水投排水公司將“片區化+網格化”現代化排水運維優勢轉化為排水保障效能,將原有的121支“點-線-面”三個層級的應急搶險隊伍擴充配強,極限情況下可有150支各級應急搶險隊伍投往一線。依托“片區化+網格化”科學規劃巡防路線,有效實現關口前移、主動防御,確保各易澇點防御空白全補齊。結合養護搶險基地優化布局賦能構建“半小時布防搶險圈”,持續提升城市排水防澇搶險“硬”實力。
為保障全市公共排水設施高效運行,公司主動對接各區水務主管部門,為轄內水浸風險點及低洼易澇點度身制定“一點一策”,編制完成中心六區內澇風險點深度專題對策報告,以便在實際搶險過程中能夠精準快速掌握排澇關鍵。同時,以持續增強日常巡查力度為抓手,推動加強性清疏及“一雨兩清”工作成效全面提升,1月至今已累計完成約165公里加強性清疏工作,各處收水設施運作狀態穩步向好。公司搶抓入汛前夕黃金節點,系統有序開展各類應急搶險車輛及設備的維保檢修工作,購置配強水陸兩棲車、橡皮艇、攔水壩等應急裝備,全力確保防汛搶險關鍵時刻設備物資“拿得出、用得上”。
為充分發揮廣州市深層隧道排水系統東濠涌試驗段的行洪排澇能效,緩解流域內低洼地內澇情況,公司突破地下清淤深度極限,用時31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多功能大型深層排水隧道首次專項清淤工作,為汛期調蓄夯定堅實基礎。同時強化與所屬區水務部門聯動,全方位、多途徑對權屬內473座泵閘站等排水設施開展運行監測,并進行汛前專項維護工作,在細化落實“一閘一預案”的同時穩步推進站閘一體化自控平臺探索搭建,優化“聯調聯控”調度管理,科學合理做好調蓄設施的預騰空工作,確保雨水行泄通暢。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