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縣在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充分發揮“五個”作用,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獲得市級水生態補償金956.54萬元,全面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務。
一是發揮工程治污的推動作用。實施了《谷河水體達標工程方案》《優化谷河水質改善方案》《界南河水體達標方案》,建成投運城南工業污水處理廠縣生活污水處理廠二、三期工程以及覆蓋全縣27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廠、140個中心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蒙洼地區4個鄉鎮保莊圩、莊臺基本實現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全覆蓋;先后實施縣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治理、谷河水系中段河道治理等20多項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2022年謀劃實施洪洼地區環境修復及保護利用工程被納入全省第一批(EOD)試點項目。2023年,縣政府將“水清工程”作為民生工程的首件民生實事。
二是發揮河長制的巡河作用。縣域13個縣級河流、71條鄉鎮大溝、570條中小溝共設立縣級河長15名、鄉鎮級河長188名、村級河長370名,建立按月通報河長巡河、問題交辦、整改驗收工作機制。2022年,縣、鄉鎮、村三級河長巡河共排查整治河道問題147個。
三是發揮水生態補償的倒逼作用。2019年,阜南縣在全市率先實施鄉鎮級地表水生態補償制度,倒逼鄉鎮政府切實履行水污染防治責任,有力助推了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2019-2022年,共產生生態補償金587.42萬元、污染賠付金483.16萬元。
四是發揮上下游聯防聯控作用。為充分發揮上下游、左右岸協同聯動治理,阜南縣積極推進跨界河流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著力打造水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的工作新模式。先后與固始縣、淮濱縣建立跨省界河流淮河(固始—阜南段)、洪河(淮濱—阜南段)聯防聯控機制;建立3條區縣級和28條鄉鎮級跨界河流聯合河長制度。
五是充分發揮執法幫扶監督作用。堅持把城鄉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涉水企業排污情況等納入日常執法監管中,及時督促指導第三方公司、屬地政府和企業整改問題,確保水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來源:阜南縣生態環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