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廣州市總河長令第 3 號》工作要求,明確落實網格員職責,持續深化源頭減污掛圖作戰工作,切實推進全市“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打好污染源整治攻堅戰,近日,廣州市河長辦前往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就共同深化網格化治水進行了深入探討。
促進全民參與治水活動 廣州市河長辦表示,深化網格化治水是加速全民治水、深化河長制落實的又一重要舉措。各區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教育,促進全民參與治水活動,并實現“治水綠色發展”的目標。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配合各區政府推進網格化專項工作,打造持久水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綠美廣州。
近年來,市河長辦聯合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推動全市各區、各部門開展全類型、全網格涉水生產經營單位排查。截至2023年2月28日,全市累計排查涉水生產經營單位218640宗。形成日常監管臺賬162896宗,為從源頭開展污染防控打下堅實基礎。網格化防污治污成為水環境治理的重要動力。
著力實現“網格化+治水” 依據“流域為體系,網格為單元,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的工作思路,廣州市發布了市總河長令第3號,在“廠-網-河”統籌一體的前提下,依托全市20849個綜合網格,建立起以網格為單元的治水體系,有效完善了治水工作中“全覆蓋-可追溯-可倒查”的責任體系。建立網格員發現問題,河長解決問題的機制,以一季度為一輪,由各村(居)負責人、網格員持續開展污染源摸查并通過“廣州河長APP”上報;在地圖上明確標注“散亂”污染源、臨河違建、垃圾黑點等污染源,形成作戰圖和工作臺賬;由鎮街牽頭、職能部門配合針對作戰圖和臺賬逐個整治,并通過“廣州河長APP”進行銷號。自工作開展以來,已完成17輪污染源摸查整治,共計上報污染源81610個,其中“散、亂”污染源26464個,臨河違建4331個,垃圾黑點50815個,已全部完成整治銷號。
廣州市河長辦向記者透露,2023年,該辦將聯合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加快推動網格化合作專項行動的落實,打好污染源整治攻堅戰。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