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即將來臨,腳下“小井蓋”直接關系著廣大市民“大安全”。連日來,市城管局排水中心開展了檢查井防墜網排查工作,他們還創新應用兩種檢查井內警示標志,更好地保護市民在汛期的出行安全。
汛期前安裝防墜網2300余個
23日上午,記者在港城東大街看到,排水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檢查井的防墜網進行檢查。
工作人員將檢查井打開后,防墜網便出現在眼前。“我們使用的防墜網承重性強,可承載200公斤,耐腐蝕性高,有效使用壽命可達5年。作為保障群眾的‘腳下安全’的‘大工作’,我們一點兒不敢馬虎。”工作人員說。
市排水中心本著“應修盡修”“應換盡換”的原則,開展檢查井防墜網安裝工作,提升道路的安全防護等級。排水中心根據工作實際,計劃在汛期來臨前對防汛重點路段井蓋進行全面巡檢,對網體破損、螺絲松動的防墜網進行維修加固;對安裝年限較久、網體腐蝕嚴重的防墜網進行更換;對個別缺失的防墜網進行加裝,計劃汛期前安裝防墜網2300余個。
新應用兩種檢查井內警示標志
排水服務中心以重點點位為試點,在檢查井內新應用兩種浮漂上升式警示標志,為汛期安全再添強力保障。
記者看到,警示標志共分兩種類型,第一種由浮漂、限位圈、反光錐三部分組成,一旦井蓋因泄洪不暢被雨水頂起移位,浮漂會托起反光錐自動彈升,將反光錐頂至路面以上;第二種警示標志是將圓形浮漂用繩索連接固定在防墜網上,浮漂上纏繞多道反光警示貼紙,當井蓋移位時浮漂便會被雨水頂起并漂浮至路面以上,兩種方式均能達到及時預警目的。
“強降雨時,井蓋很容易被外溢的雨水頂開沖走,而行人很難發現暗藏在積水下的‘馬路黑洞’。我們防汛人員雖時刻在點位值守,但這畢竟是一個被動的辦法。如今一個簡單的設計就能解決井蓋位移埋下的安全隱患,解放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應急處置中,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員說。
試點使用后,市城市排水服務中心將根據汛期時兩種警示標志的實際試行情況考慮單一或聯合使用,保障市民的安全。
來源:大小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