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擁有2189條河涌、132座湖泊。作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佛山秉承“大城工匠”精神,在制造業立市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在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文化傳承方面深入融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將“水”這篇文章謀劃精彩,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制定海綿技術標準 2013年,佛山市先行探索開展海綿城市工程建設,打造了金鳳凰廣場、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碧桂園總部大樓、龍舟廣場、三水水都濕地公園等一批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為全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積累了工程經驗。2015年,佛山市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市、區、鎮”三級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真正實現了高位統籌,強化落實,并于2022年成為廣東省級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佛山市制定涵蓋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竣工驗收、運營維護等11項海綿技術標準,為海綿建設項目落地實施提供有效技術保障。各區細化落實管控制度,兩證一書、控規圖均落實地塊海綿建設要求,五區均聘請第三方開展海綿技術審查和日常建設項目巡查,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全域化、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打造重點示范片區 佛山成立全省首個地級市海綿城市協會,引導激勵全社會高質量建設海綿城市。目前協會已吸納近120家會員單位,涵蓋高校、規劃設計、檢測、開發商、施工、造價咨詢及海綿產品生產等企業。依托協會平臺,發揮制造業大市優勢,加大技術創新研究,在海綿設施、材料、產品方面做精做細,促進佛山海綿城市產業邁上新臺階。
佛山通過構建“1+5+7”海綿城市規劃體系,確定各區海綿城市建設重點任務方向,打造7個重點示范片區。目前已建成綠島湖、三山新城、佛山新城和西江新城共10.82平方公里的海綿示范片區,片區內建設項目全部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通過源頭海綿城市建設,區域排水分區達標,發揮海綿功能,真正實現了“系統化全域連片,片區內處處是海綿”的成效。
來源:廣東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