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排水快、積水能自我凈化且可重復利用
近日,2023年度江蘇省海綿城市優秀工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全省近200個申報項目中,靖江市推薦報送的萬科晨陽甲第三期、中南高科標準廠房榮獲二等獎,城北小學海綿化改造項目獲三等獎。據悉,此獎項為江蘇省海綿城市建設領域最高榮譽。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初步凈化之后,多的水排到管網里面,可以用于場地的綠化或者道路的清洗,可以重復利用。
建設海綿城市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一項惠民工程,同時也是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之一。據介紹,靖江市確定為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錨定“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目標,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高質量建設。累計建成紫興小區、體育公園等海綿項目115個,約34%的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此次靖江市獲獎的三個海綿城市典型案例中,萬科晨陽甲第三期海綿項目打造下沉式綠地,通過合理的豎向設計,收集周邊雨水,同時布置景觀小品,豐富景觀效果。雨水花園采用適生植物,豐富景觀層次。應用透水鋪裝,削減徑流污染、緩解熱島效應。
中南高科標準廠房海綿項目占地面積約15.2萬平方米,采用了分散式源頭減排的海綿措施,道路徑流雨水通過開孔路牙進入下沉式綠地和雨水花園。該項目采用海綿城市理念后節約建設成本約49萬元,每年還可利用雨水2900噸,有效節約自來水費用,創造了雨水的經濟價值。
城北小學海綿項目占地面積約6500平方米,因地制宜設置了下沉式綠地、雨水罐、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海綿設施。項目改造后,不僅消除了校園內積澇現象,還提升了景觀效果,合理利用了水資源,同時起到較好的科普作用,增加小學生對海綿城市的興趣。
來源:泰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