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肇新河是黑龍江省大慶市在20世紀80年代人工修建的排污防洪干渠,主要承擔著排泄大慶市和周邊地區的城市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洪水。由于早期一些石油化工企業排污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安肇新河水質問題逐漸顯現。
“要深刻認識加強安肇新河流域整治是必須完成的政治要求、必須扛起的職責使命、必須加快的緊迫任務。”近年來,大慶市將安肇新河流域治理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一號工程”,圍繞水質改善目標,持續推動各治理工作有序開展。今年1—4月,安肇新河水質類別為Ⅳ類,同比有所好轉。
大慶市在安肇新河流域治理工作中積累了哪些經驗?日前,“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龍江河湖行記者一行,前往大慶市尋找答案。
全天候監測水質 在北二十里泡入安肇新河口處,有一根黑色的水管橫放在岸邊,一端連接著北二十里泡的湖水,另一端連接著生態環境監測站的監測設備。
“水質監測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環。這條黑色水管負責把湖水運輸到監測站里的水質監測設備,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測。”大慶市龍鳳區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主任金寶書介紹說。
作為安肇新河的源頭,北二十里泡的水質關系到安肇新河的整體水質。金寶書說:“為了把好源頭關、做好水質監測工作,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2022年6月開始,我們在這里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站,目前已經建成,正在試運行階段。”
走進生態環境監測站,廣東盈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康樂正在操作幾臺水質監測設備,對北二十里泡的湖水進行嚴密監測。“這些設備能夠做到24小時實時監測水溫、溶解氧數值、pH值、電導率、總磷含量、總氮含量等水質的基本信息以及導致水污染的污染物含量。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來看,北二十里泡的水質整體情況良好。”王康樂說。
據了解,在大慶市安肇新河流域,像這樣的生態環境監測站共有5個,分布在龍鳳區、高新區、大同區、肇源縣等安肇新河流經的重點區域,全天候為河水“體檢”。
“未來,大慶市將以生態環境監測站為基礎,加快推動一體化水生態環境管理數據庫,構建地表水環境監管信息平臺,謀劃建立流域內化工園區廢水綜合毒性檢測設施河監管預警平臺,切實提升安肇新河流域風險識別應對能力。”大慶市生態環境局監測科負責人王同巖說。
提升污水處理工藝 在大慶市東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的高效沉淀池,經過幾道處理工藝的污水被運輸到這里,正在進行最后一道除磷工藝。“在這道處理工藝中,我們通過投加藥劑,進行混凝沉淀處理。經過固液分離后,污水將進入脫氮處理工藝,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最終使水質達到去營養化的效果。”大慶市北控水務有限公司運行部副經理張吉龍介紹。
污水處理廠是污水末端治理的重要環節,也是阻止污水進入安肇新河的最后一道關口。
每天,來自龍鳳區、薩爾圖區、高新區等區域的綜合污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能力達到9.5萬噸。按照污水處理規范,污水經過多道深度處理工藝后,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處理標準才能排放到安肇新河。”張吉龍說。
今年4月,為了應對滿負荷的污水處理需求,廠區完成了升級改造。張吉龍介紹說:“我們在廠區內增加2條輸水管道,增強運輸污水能力,使污水能在每一道工藝中平穩處理,保障污水處理后的水質不波動,防止對安肇新河的水體造成破壞。”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安肇新河流域治理的過程中,大慶市將每年8000余萬噸生活污水由國家一級B提升至國家一級A處理標準。
近年來,大慶市持續推進鐵東、鐵西等12個較大區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完成西區、中區等6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綜合實施東西城區污水調網、東城區污水處理廠維修改造、城市污水管網滲漏排查整治等項目,因地制宜建設7處小型污水處理設施。
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排污口雨污不分,曾經是安肇新河流域治理的一項突出短板。”大慶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劉實介紹說,大慶市先后實施5輪入河排污口排查,“應查盡查”入河排污口530個,推動采取封堵一批、合并一批、并網一批、達標排放一批的方式,全部整治到位。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在每一處排污口附近都設立了一個監控攝像頭,將排污口的實時排污畫面,回傳到大慶市重點污染源監控中心的入河排污口智能云視頻監控平臺。
“在監控平臺,可以顯示全市排污口、危廢企業排污情況和安肇新河在各區縣界的斷面情況,通過監控平臺可以隨時查看、了解企業排污信息,實現重點排污口可視化監管。”大慶市重點污染源監控中心工作人員王可達說。
同時,平臺擁有排污報警、漂浮物報警、人員及車輛入侵報警和水體顏色變化報警4個智能功能,實現了入河排污口非法排污“第一時間捕獲、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有結果”。
大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馬景峰表示,自平臺運行以來,發現并處理了上萬條有效報警信息,全面提升了大慶市環境執法效率,有效遏制了排污口非法排污行為。下一步,大慶市將對排污口管控開展常態化排查整治,強化排水監測,動態更新“一口一檔”,發現反彈和私設排污口,堅決溯源,徹查責任,立行立改。
從大慶市區驅車返程,安肇新河全程相伴,陽光傾灑在水面上泛起點點金光。隨著各項治理舉措有效開展,安肇新河正在美麗蛻變,這是大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成果,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生態環境的“美麗”需要。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