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不缺水的城市幾乎沒有。在用水緊張的情況下,據報載,一些洗車場依舊用自來水洗車,一些客戶得知用循環水洗車可能扭頭就走。
高壓水槍嘩嘩地噴著,自來水大流量地高速掃過車身、底盤,水花飛濺,污水遍地——這是洗車場司空見慣的景象。洗得一塵不染的車,背后是以浪費大量水資源和污染水環境為代價的。環
保人士對此紛紛批評,社會各界也廣泛關注,然而時至今日,利用循環水洗車依然難見起色,甚至成為洗車業發展的瓶頸。
用循環水洗車為何就這么難?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短線經營的業主不愿投資。不少洗車場老板與加油站簽訂的租賃合同短則一年,長則三年,而購買節水設備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收回成本,既然無法物盡其用,也就不愿投入了。
二是消費者不愿接受。看到設備產生的循環水含細小泥沙且泛著異味,一些車主擔心循環水含有殘留化學藥物,用它洗車會腐蝕車輛的金屬漆,過濾不掉的雜質也會損傷車漆。
三是流動洗車個體破環了洗車行業公平、公正的良性競爭環境。在循環水洗車店慘淡經營之際,不少一路之隔的流動洗車點靠著一根皮管、一塊抹布,正悄無聲息地占領著洗車買賣。他們消耗了大量居民用水,以低廉的生活用水價格吸引顧客,浪費水資源不說,還污染環境,影響市容市貌。
基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整改:
一是用法規來保障節水洗車。據行業人士透露,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全國性的洗車行業標準和規章制度,有關水資源費征收管理等節水政策法規也不完善配套,節水工作缺乏制度保障。斯言中肯,只有人大制定制約高耗水法規,通過價格杠桿、勒令整改、適當罰款等市場和行政手段,才能使那些耗水多的洗車店為市場所淘汰,還洗車業一個公平、公正的良性發展環境。
二是機動車輛清洗管理部門做好協調、統籌規劃,培育循環水洗車市場。譬如,積極協調生產、銷售循環水洗車設備的廠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推廣設備,還可以嘗試向洗車店業主出租設備,以此盤活洗車市場。
三是消除認知誤區。河海大學環境工程系的陳鳴釗教授認為,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循環水”已經達到了五類標準,相當于一般湖泊水的標準,只是不能飲用,用于清洗車輛完全可以。誠如斯言,污水處理有一套完整程序:首先經過過濾、除油、沉淀,然后再通過凈水裝置凈化,最后用泵將凈化后的水重新引入槽中備用。如果不循環利用,排放的污水不僅造成地下管道堵塞,而且污水中的化學物質和油脂還會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質。因此,循環用水不僅可以“變廢為用”,還環保利民。
四是多部門協同管理。流動洗車點的治理涉及交警、工商、路政水務、司法等多個部門,因此政府應做好協調工作,明確任務,加強問責,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管理合力。
希望在各方的努力配合下,洗車業循環用水的難題能得到破解,在擦洗得一塵不染的車輛背后,折射出全社會節約用水和對環境友好的正確態度。楊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