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濱海新區海綿城市精品項目評選結果揭曉,天保控股所屬天保置業公司“空港三期八平方2#雨水系統工程”入選并在濱海新區住建委網站進行展示報道,為全區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示范樣板。
該項目是空港區域首個系統性海綿城市調蓄工程,集控制初期雨水徑流污染、削減洪峰流量和排放雨水三重功能于一身,總規劃收水范圍為航空產業區內343公頃,包含9條道路和2座調蓄池。兩座調蓄池占地面積約為10000平方米,道路雨水出水管道長度約為18480米,人行道透水鋪裝約為61000平方米,調蓄泵站峰值排放流量14.6立方米/秒。該項目于2020年11月開工,已順利完工驗收,計劃今年年內投入使用。
據介紹,規劃伊始,就以“調蓄池+河道+道路海綿工程”為設計理念的海綿大系統,結合調蓄池項目單體海綿小系統,全面踐行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建設理念。雨水調蓄池是海綿系統中重要的雨水收集設施,主要是把雨水徑流的高峰流量暫留池內,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從調蓄池中將雨水慢慢地排出,達到既能規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又能控制初期雨水對受納水體的污染效果,還能對排水區域間的排水調度起到積極作用。2#雨水調蓄池中初雨調蓄池可容納收水范圍內初期5毫米、總量10000立方米降水,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沖刷道路造成的溢流污染、避免污水入河。隨后可以通過“中間+末端”的系統錯峰調蓄,片區排水滿足下游河道容納能力的同時,使得雨水資源利用最大化,調蓄雨水容量達30000立方米,可滿足區域內綠化澆灑等再生利用。同時,調蓄池廠區通過綠化結合微地形設計,形成無組織徑流,實現無雨水管道設計,直接進入調蓄池頂部綠化空間,植草溝、生態邊溝的滲滯利用后,經調蓄池池頂溢流口,直接進入雨水調蓄池,有效提升雨水的資源化利用。
來源:每日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