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全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汕頭多措并舉推進練江污染治理”案例入選其中。
作為曾經的“污染典型”,練江流域經過4年多綜合整治后成了“治污典范”,其生態環境的蝶變也是綠美汕頭生態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汕頭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圍繞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舉措,為汕頭綠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近日,汕頭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通報,去年汕頭市國考、省考斷面、飲用水源、水功能區水質均穩定達標,水環境、空氣質量等多項指標排名全省前列。
改善水環境
織就練江截污納污“一張網”
鼓聲咚咚、水花四濺、群眾吶喊……隨著端午節臨近,練江流域汕頭段再次熱鬧起來,一艘艘龍舟來回穿梭,爭相競渡。盡管潮汕地區天氣持續高溫,但村民無懼炎熱,加緊訓練,形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村美景。
練江,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卻曾因污染嚴重而發黑發臭。近年來,練江水質持續改善,為龍舟競渡創造了條件。在潮南區臚崗鎮上厝社區,當地龍舟競賽歷史悠久,今年該社區準備在練江流域舉行龍舟錦標賽。
鄉村熱鬧了起來,這得益于環境的改善。
近年來,汕頭市深化練江流域綜合整治,持續實施黨政領導包干支流和駐點辦公制度,并以強化截污控源、深化全流域治理、提升水環境承載力為總思路,以“三個結合”為抓手,推動練江整治工作邁上新臺階。
目前,練江流域已織成9120公里截污納污“一張網”,全面深化15條重要一級支流、275條二三級支流綜合整治。同時,建立健全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河道保潔、人居環境日常保潔等機制,確保河水清澈、河道干凈、河岸整潔;強化涉水環境執法監管,壓實網格化環境巡查監管責任,以專項執法、異地執法、聯合執法等方式加大對流域內違法排污行為打擊取締。根據《2022汕頭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練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流域內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水環境是一座城市發展的潛力和資本,走出練江,汕頭多地的水環境表現同樣亮眼。
數據顯示,2022年,汕頭5個國考斷面、2個省考斷面水質均穩定達標,總體優良比例達到85.7%;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改善情況排名全國第4位、全省第1位。韓江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飲用水源、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也表現優良。優良水質(符合第一、二類)海域面積占比為91.1%,內海灣水質年均值符合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位于南澳縣的青澳灣更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監管見實效
“處罰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打好碧水保衛戰,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當違法行為出現時,如何實現“處罰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更考驗著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監管和服務能力。
2022年10月,汕頭市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對金平區某食品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和執法監測時,發現該公司外排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濃度均超標,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相關部門隨即責令該公司改正超標排污行為,并根據水污染防治規定告知擬對其實施行政處罰。此后,該公司立即按要求整改并按規定主動在市主流報刊公開道歉,作出生態環境守法承諾。
“我們綜合考慮當事人違法情節、危害后果以及公開道歉守法承諾等情況,決定按告知金額降低40%對當事人環境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汕頭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執法人員這樣說。
這正是汕頭在生態環境方面探索從輕處罰工作機制的行動實踐。
據了解,從今年4月1日起,《汕頭市生態環境行政違法當事人公開道歉承諾守法從輕處罰工作指引》正式施行。根據工作指引,當事人在行政處罰告知作出前改正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出公開道歉申請并在地市級以上主要媒體或網站上公開道歉、作出生態環境守法承諾的,符合相關要求可按罰款標準的30%—50%降低處罰。
“這是汕頭生態環境行政處罰制度的一大創新嘗試,體現了生態環境處罰寬嚴相濟、懲教結合的精神,有利于鼓勵和引導企業及時改正環境違法行為。”汕頭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作指引施行以來,汕頭有7宗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當事人申請公開道歉承諾守法,其中有4宗案件已依法作出從輕處罰告知,擬從輕處罰金額46.975萬元,進一步支持企業紓困發展,助力打造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