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結‘山水聯盟’,同守水美河清。”日前,在重慶綦江區篆塘鎮濱河體育公園里,“委員河長”與村干部及沿河居民共同簽訂了綦河上游篆塘段聯保“河約”。
去年以來,綦江區政協創新搭建“委員河長”履職平臺,選聘57名“委員河長”參與轄區19條區級河流(段)水環境保護工作。為了推動履職平臺工作提質增效,區政協今年將往常委員巡河發現問題、反饋建議模式,改為委員巡河時積極與群眾互動,廣泛聽取收集意見建議并反饋協商。
在當天召開的工作推進現場會上,“山水聯盟”成員針對綦河上游篆塘段存在的問題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委員河長”李岱蕓說:“我們在巡河中發現河道兩旁岸坡存在垮塌的安全隱患,經過了解,三叉河綜合治理工程已落戶篆塘,希望抓緊實施,提高河道安全。”
“目前,三叉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正在財評和招標階段,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工作實際,加快項目推進。”聽到涉及自身的工程項目,區水利局副局長余安全立即回應。
部門負責人話音剛落,陶家村黨總支書記李洪又提出:濱河體育公園的修建本是好事,但隨著游人的增多,難免會產生將生活垃圾、白色垃圾扔到河里的情況。
“我們已把公園納入場鎮的保潔范圍,并積極爭取相關部門資金支持,落實了專門的河道保潔員及時開展清掃保潔。”篆塘鎮副鎮長代玉東答道。
談起保護河流,陶家村村民傲正全也有話說:“目前還存在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的現象,能不能從源頭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會認真開展排查,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同時也會加大環保宣傳,增加大家的環保意識。”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蒲德鳳表示。
一紙“河約”如同紐帶,讓委員、干部、群眾形成了合力。“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加強溝通交流,在日常巡河中既要發現問題,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河流保護中來。”“委員河長”陳國梅說。
從聘任“委員河長”到簽訂聯保“河約”,綦江區政協的工作路徑在不斷創新。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區還將按照“一條河段一份河約”的原則,全面推開“山水聯盟”工作模式,著力解決“委員河長”力量單薄等問題,促進常態化巡河護河管理運行機制建立,進一步凝聚愛河護河共識。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