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汛期來臨,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秸稈離田、水稻育秧,農忙正當時。
水稻是連云港市主要糧食作物和優勢主導產業,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的50%以上。受大量水稻直播種植,秸稈還田漚水等影響,汛期農田退水污染問題對連云港汛期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汛期水環境質量下降已成為影響連云港市國考斷面水質持續改善的突出短板。”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水處處長劉曉永說。
水生態環境保護是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的重點。入梅前一天,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汛期水環境監管與水質保障工作推進會。會議提出要實現“三個確保、一個力爭”,即確保全省國考斷面汛期水質不出現大幅下滑,確保太湖安全度夏,確保水環境安全,力爭2023年1—10月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88%,太湖流域重點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95%為目標。
如何防止汛期出現國考斷面水質滑坡,落實防范汛期水質下降防控措施?連云港針對問題短板,“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提前謀劃、多措并舉。
2023年,連云港市政府首次將直播稻壓減30%寫進政府工作報告。4月17日,連云港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直播稻控減工作的通知》,明確各縣區直播稻控減面積和比例,要求全市在2022年的基礎上減少直播稻種植面積39.08%。5月26日,連云港市政府主要領導召開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國省考斷面達標整治,全面部署汛期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

水稻集中育秧
緊抓當前、搶抓當前,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緊盯汛期,對秸稈綜禁巡查工作進行優化整合,將排口管控、農田退水循環利用,防范秸稈拋河等納入巡查范圍,分9組每天開展巡查。
從源頭減少污染。“共梳理水環境整治事項542個,全面明確責任單位,交辦進行整改。”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例如在減少秸稈還田漚水污染方面,連云港組織158家企業參與秸稈離田收儲,調度479臺套秸稈打捆收儲設備、486臺套摟草設備實施小麥秸稈離田,預計上半年秸稈離田面積最大可達142萬畝。
在過程加強管理。“在利用現有提升泵站的基礎上,根據地勢及農田退水去向,全市增設1100余臺臨時水泵,實施農田退水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非降雨期農田退水不進入主河道。”針對主城區雨污合流的現狀,在持續推進雨污分流的基礎上,降雨期加強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提升泵站運行力度,提前預降管網水位,減少降雨期生活污水隨雨水溢流風險。同時對重點河流沿線排口明確縣、鎮、村三級巡查管控責任人,落實“市督查、縣巡查”制度,嚴防污水入河。

農田退水循環利用
自6月1日進入汛期以來,連云港市22個國考斷面除青口河整治斷流未監測外,有19個斷面水質達Ⅲ類,優Ⅲ類斷面比例為90.5%,較去年同期提升49.6個百分點,汛期水環境保障初見成效。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