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月,吉林省重點流域111個國家考核斷面(點位)中,達到或優于三類水質斷面共95個,優良水體比例85.6%,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45個斷面水質類別優于考核目標,33個斷面水質類別同比提升,水環境質量再創歷史新高。
為實現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吉林省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持續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突出“兩河一湖”重點區域,緊盯冬季“藏污納垢”、汛期“零存整取”重點時段,創新“四個第一時間”水質管控機制,綜合采取分析研判、預警提示、現場督導等手段,定期召開波動水質分析會議,每月通報水環境質量狀況,隨機開展污染源現場抽查,全方位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屢創新高。
下半年,吉林省將繼續嚴格落實《吉林省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方案》相關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吉林省“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各項任務,確保全省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穩中提升。
務求必勝,保證完成全年目標。全省上半年水環境質量整體向好,水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嚴峻。全省各地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精心部署,綜合施策,壓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全力做好下半年水質管控工作,確保年度目標圓滿完成。
協同共治,構建水污染防治新格局。相關部門要協同聯動,推動有關問題加快解決,形成通暢有效的水環境管控格局,學習好的地區管控經驗,扛起治水主體責任,持續強化“五級協同”治水機制。
注重謀劃,加快實施水污染治理項目建設力度。推動水環境持續改善項目建設是根本,各地區要圍繞本區域水環境突出問題,謀劃好一批水污染治理項目。
最嚴標準,實施好“四個第一時間”管控機制。各地在實施過程中要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職責推動水環境持續向好。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