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美麗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 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新聞發布會。建設美麗四川離不開良好的水環境,目前四川的水環境質量狀況如何?下一步在美麗四川建設中,水環境治理總體考量和具體舉措是什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鐘承林在會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們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解決了一大批制約水質改善的突出問題,水環境質量實現了全局性、歷史性、突破性好轉。”鐘承林表示,去年全省203個國考斷面,202個達到優良標準,占比99.5%,劣V類斷面連續4年穩定消除,水環境質量創20年來最好水平。
鐘承林介紹到:“總體來講,我省水環境質量方面,可以用兩點來簡單歸納:大江大河已經穩定達到II類水質以上,今年以來國考斷面同比增加5個II類水質斷面,初步構建起以II類水為主體的格局;但確實在小流域方面還不穩定,甚至還有反彈的風險。比如,個別流域改善成果還比較脆弱,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維管理還存在差距,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較大,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治理尚未成勢見效等,還需要我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鐘承林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保好水”,另一方面是“治差水”。統籌推進大江大河“好水”保護和重點小流域“差水”綜合治理。首先是系統推進工業、生活、農業面源污染協同治理,深入推進“三磷”污染、入河排污口、黑臭水體專項整治,全面提升江河湖庫水環境質量。
其次是堅持水污染防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治理轉變,以國家、省級水生態考核為突破口,在水生態系統健康、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
然后是全面推進重點流域水生態監測評估修復,有序推進小流域“三水共治”示范試點,突出解決岷江、沱江等流域水體聯通性差、大型底棲動物種數較少等突出水生態問題,逐步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
最后是要積極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去年起,環境廳組織了基礎較好的地方全面挖潛力、補短板,全面提升河湖的生態本底。比如涼山州的邛海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美麗河湖,阿壩州花湖、宜賓“江之頭”過第二批國家美麗河湖初選,成都市興隆湖等9個河湖入選首批四川省美麗河湖。“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力爭到2027年在全省建成美麗河湖65條,2035年全域美麗河湖基本建成,全方位展示四川河湖之美。”鐘承林表示。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