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平湖基地,在丙烷脫氫一期項目現場,12套冷卻水膜系統回收裝置正在運轉,雖然占地面積只有不到20平方米,卻可以讓廠區內產生的廢水轉變為品質更高的超純水,直接作為生產水源進行循環利用。
“使用這套設備,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的成本投資,只需要提供場地、電源等,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即由專業節水技術單位負責提供循環冷卻水膜系統回收裝置,并負責設備的日常運行、保養和故障維修等。”公司公用工程管理部經理蘇云偉說。
衛星石化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五的丙烯酸制造商,屬于高耗水工業企業。為了打造節水型企業,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衛星石化引入專業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合同節水管理模式。這是一種新型市場化、商業化節水模式,是指節水服務運營商通過合同管理的方式集成運用先進適用節水技術,對特定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共同分享節水效益,實現各方共贏。
這一模式的最大共贏面在于污水的循環利用和效益的多渠道產出。一個零成本的“投資”項目,卻在7年內實現回收用水1100萬立方米,減少新鮮補水1290萬立方米、污水排放1200萬立方米,減輕企業新鮮補水成本2640萬元,減少污水處理費1800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近年來,嘉興持續推動工業節水減排,通過聚焦“數字賦能”和“節能降碳”兩大賽道,全面推動工業節水“數字化、綠色化”改造,幫助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2022年嘉興全市工業用水量下降約800萬立方米,再生水直接用于工業生產1328萬立方米,污水再生水利用率達24.2%。嘉興還持續推動節水型城市建設,全市共發放“節水貸”1000萬元,達成意向1.6億元,在有效調動全社會企業節水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嘉興全市萬元GDP用水量27.5立方米,較2021年下降4.5%。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