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深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要求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有關部門,每年組織開展省級行動,推動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年度目標任務。
為何要每年組織開展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還有哪些難點需要攻克?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流域中心副主任高紅杰。
記者:為何會啟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
高紅杰:城市黑臭水體是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事關民生福祉。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碧水保衛戰的應有之義,更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生態環境部將以更大力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做到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十四五”啟動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
一是落實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要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標志性戰役之一,2022年,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分別牽頭制定印發《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對“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和環境保護監管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明確年度目標任務。
二是建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在2018年—2020年的3年時間里,生態環境部聯合住建部每年組織開展兩次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更多結合地方實際、聚焦差異性問題,在“十三五”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堅持守正創新,采取國家與地方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進而構建“國家、省、城市”三級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壓實市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和省級相關部門指導監督責任。
記者: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高紅杰: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的總體目標是,立足監督協調職責,到2025年,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實現長治久清;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力爭提前一年完成。
記者:此前,在城市黑臭水體專項行動方面還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高紅杰:在“十三五”期間,城市黑臭水體專項行動一直秉持著“嚴格監督,實事求是;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群眾滿意,成效可靠”4個工作原則,累計開展6批次專項行動,完成了231個城市的排查,發現了4000余個問題,有力推動了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這些工作總體取得顯著成效,具體表現在:一是為省級環境保護行動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圍繞城市黑臭水體專項行動,建立了一套“互聯網+排查”標準化方法,實現了工作流程、水質監測、公眾調查、問題清單、消除標準和證據采集的6個統一,有力保障了專項行動成效;開發建設了城市黑臭水體監管系統和排查APP,可以供省級環境保護行動使用;同時,帶動各地黑臭水體監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是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攻堅戰目標。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共登記黑臭水體2914個,消除比例為98.2%,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目標。
三是促進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間,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網9.9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088萬噸,一批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得以實施。
四是顯著提升城市品質,推動高品質生活。昔日的一條條黑臭水體,如今變成了一道道靚麗風景線,城市品質持續提升,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有力促進了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
記者:如何深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
高紅杰:從“十三五”堅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到“十四五”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兩字之差,意味著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范圍更廣,要求也更高。
一方面,進一步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推動建立長效機制,防止水體返黑返臭,實現長治久清;另一方面,穩步推進縣級城市和縣城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充分參考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經驗做法,系統排查城市黑臭水體成因,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排查、治理、管理”三方面系統性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記者:落實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
高紅杰:各地要深刻認識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的重要意義,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充分發揮河(湖)長作用,健全完善城市水環境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推動完成2023年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的目標任務。
一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做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省級環境保護行動的組織實施。按照《“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等要求,各省要結合實際,精心組織,因地制宜制定省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通過排查,發現問題,督促相關部門落實好整治責任。
二是要堅持目標導向,排查摸清黑臭水體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健全城市黑臭水體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指導監督地方將抽查發現的黑臭水體及時納入清單進行監管,推動整治。
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黑臭水體實質性問題解決,實現長治久清。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在開展省級環境保護行動時,要關注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效能、工業和農業污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對于治理成效不穩固的、返黑返臭的水體,督促市縣政府整治整改,絕不允許“反復治、反復黑”,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加大截污治污力度,不能讓“小雨小溢、大雨大溢、暴雨全溢”現象長期存在。
四是要完善工作模式,健全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工作機制。省級環境保護行動不是集中幾個月突擊完成的,可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與日常監管工作結合,建立“日常監管+專項排查”的工作機制,將黑臭水體監管工作常態化。要充分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充分利用群眾舉報、水質監測、摸排暗訪、衛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發現問題,建立長效機制,推動黑臭水體治理。
五是要加強指導幫扶。加大指導幫扶力度,組織專家團隊定點幫扶,把脈問診,既精準指出問題,也加強專業技術指導,幫助地方精準治理、科學治理、系統治理。同時,加強技術培訓,推動地方提升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