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近年來全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目標。目前,全市建成城鎮污水處理項目14個,形成日處理污水能力33.9萬噸、日生產中水8萬噸,年可削減COD排放量3萬噸。
為了破解資金短缺和產權結構單一的難題,咸陽市以BOT模式尋求污水處理廠投資方。目前,全市建成14座污水處理廠,總投資8.37億元,均采取企業建廠、政府建網、企業運營、政府監管、企業達標排放、政府按達標水量付費的模式。既解決了政府投資不足的問題,緩解了財政壓力;也有利于政府和企業相互協作、互利共贏,有效避免"曬太陽"工程。
為確保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正常,一方面,咸陽市加快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的落實。以市長令頒布了《關于咸陽市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到2008年10月,全市污水處理費已調整為居民生活用水0.7元/噸,工業和特種行業為0.9元/噸。其余11個縣市也相繼全面開征了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基本達到了0.6元/噸的標準。另一方面,加強對污水處理項目運行情況的監督管理。督促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按要求在進、出水口處分別安裝了污水流量計、COD和SS懸浮物在線自動監測裝置,并與省、市監控平臺實現了聯網。對超標排污問題,堅決依法查處,保證了各城鎮污水處理廠守法經營、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