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省黃山市水環境質量穩定優良,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市水質指數穩居全國、長三角前列,新安江街口斷面生態補償值優于考核標準。
深入實施流域單元系統治理。統籌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盯緊斷面水質目標管控,加強監測預警分析研判,精準落實管控措施。深入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扎實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三年行動,集中審議八大專項行動方案編制,太平湖、閶江流域三年行動計劃相應出臺。推進老占川河、佩瑯河、霞塘河等生態環境問題整治,謀劃老占川河水環境問題系統治理方案,建立老占川河分段監測、生態流量管控機制。
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全市鄉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評估,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已提請市政府會議研究,休寧縣境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項目開工建設,黟縣拜年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通過省廳專家評審,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飲用水源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主題教育專題調研,提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平。
著力強化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管網排查檢測115.53公里,新建污水管網16.83公里,修復改造污水管網41.52公里;完成27個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和28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加強化工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及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等方面監管。開展入河排污口核定工作,完成祁門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徽州區凈水廠排污口審批,推進新安江、青弋江、閶江流域入河排口排查溯源整治。
鞏固提升美麗河湖保護建設。凝練推廣新安江美麗河湖建設經驗,推進長江支流閶江流域皖贛兩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申報祁門閶江2023年度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快推進河湖緩沖帶、人工濕地建設,科學提升藍藻防控水平,新安江中心城區段及重點水域均未發生藍藻水華。以項目為依托,聚焦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謀劃申報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13個,已入庫4個。深入推進全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辦法修訂,水環境治理不斷向基層末端延伸。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