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陽城市之美在于水,而水美在南湖。南湖是岳陽的城市名片、城市會客廳。如何擦亮南湖城市名片,凝聚更多人氣,首當其沖就是要治理好南湖水質。近年來,南湖新區岳陽洞庭水環境研究所緊密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牢記“守護一江碧水”的重托,始終心系南湖水,積極開展人才培養、研水治水、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
精心培育,鍛造治水“主力軍”岳陽洞庭水環境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為岳陽市南湖水環境治理指揮部辦公室專家組,成立之初主要從事水資源與水環境態勢分析。研究所從最初3人發展到目前24人,躍升為湖南省新型研發機構,研究范圍從水資源水環境態勢擴大到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及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領域。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專業能力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其中技術顧問博士4人、市政府科技特派員教授2人、岳陽市E類高層次人才2人、岳陽市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副高專業技術人才5人、碩士4人、柔性引才高層次人才2人、助理實驗員4人,形成了學緣結構優、專業能力強、研究方向廣的人才團隊。
精細鉆研,打造治水“新模式”為守護南湖一湖碧水,自2008年起,研究所通過大量實地走訪、取樣檢測、數據分析,創造性地提出了“截污、禁養、清淤、活水、嚴管”十字方針。制定《南湖生態治理工作方案》,通過種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動物,最大限度轉移氮、磷等營養物質,改善南湖水生態環境,實現了南湖主湖、麥子港、南湖水系上游等7個控制斷面地表Ⅲ類水質達標率超90%的目標,南湖流域連續4年無大面積藍藻爆發態勢,《湖南日報》以“南湖藍藻之戰”為題對研究所進行了專題報道。通過對南湖水質進行實時監測、精度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質監測分析及資源化再利用方法,開創了岳陽市水治理、水修復模式的先河,水環境治理“南湖模式”被省、市廣泛采納使用,2022年南湖被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授予全市唯一“湖南省美麗河湖建設優秀案例”稱號。
精準推廣,鑄造治水“金名片”
岳陽洞庭水環境研究所圍繞城市水生態安全、城市水質量保障、城市水健康循環等主要研究方向,在理論突破、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在葉綠素衛星光譜藍藻爆發預警機制等實用技術研究方面始終走在行業前沿,現擁有國家級發明專利2項、新型實用型專利9項。其中“基于遙感影像反演預警藍藻水華技術構建南湖多維水生態監測系統”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先后榮獲省市級新型研究機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培育單位、岳陽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湖泊水體綜合治理技術聯合實驗室等大小榮譽稱號30多項。2022年岳陽洞庭水環境研究所受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特邀制訂《湖南省重點河湖藍藻水華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并受聘成為全省重點河湖藍藻水華防控技術依托單位,2023年被省生態環境廳推薦為國家生態環境部大型湖泊藍藻防控典型示范單位。
來源:南湖新區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