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全國兩會,多位住湘全國政協委員聚焦“守護好一江碧水”,積極建言獻策。
加強枯水期洞庭湖水生態環境治理 “我出生、成長在洞庭湖畔,從小對河水湖泊等水資源保護有一種特殊的‘執念’。”全國政協委員、岳陽市岳陽樓區橋西小學高級教師柳玲玲說。
今年,她到長江荊南三口、岳陽城陵磯(七里山)水文觀測站、華龍碼頭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根據調研成果,今年兩會,她帶來《關于加強枯水期洞庭湖水生態環境治理的建議》。
柳玲玲建議,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統籌推進項目實施。組建國家級專家團隊,對洞庭湖流域水生態環境現狀和江湖關系開展科考、調研、評估,編制全域性、系統性、戰略性的枯水期洞庭湖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專項規劃,為洞庭湖水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立項報批開辟綠色通道,同時堅持湘鄂聯動、江湖兩利、上下游共治、水陸協同,統籌推進項目實施。
她建議,優化配置合理調度,科學生態引水補水,比如合理調度三峽水庫水量,加大枯水期三峽水庫的下泄流量,為洞庭湖“解渴”;開展內湖水系連通工程,構建“大水網”。
她還建議,加速推動新建城陵磯綜合樞紐工程前期論證,力爭納入國家“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規劃。“該工程能從根本上解決枯水期洞庭湖面臨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問題。”此外,建議枯水期搶抓三峽水庫加大下泄流量的有利時機進行蓄水,同時開展洞庭湖生態修復,不斷擴大生態水域空間,為野生動植物營造不同水深的多樣性生境。
推進湘鄂贛三省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過去一年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主委、長沙學院院長陳赤平圍繞“守護好一江碧水”多次參與調研和民主監督,其中包括由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牽頭,九三學社湖南、湖北、江西省委會就“長江中游流域江湖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展開聯合調研。
“近年來,長江中游流域湘鄂贛三省系統推進全流域治理,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陳赤平說。如何守護“長江雙腎”等長江中游流域重要湖庫水網?陳赤平今年帶來《關于推進長江中游流域江湖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提案》。
陳赤平建議,構建“三水統籌”的系統治理新格局,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協同治理轉變。從國家層面完善湘鄂贛三省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的協同機制;制定“山水”一體化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將長江、鄱陽湖、洞庭湖等流域山水工程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給予支持;試點建立橫向省際合作、縱向多級聯動的區域應急響應和污染源聯合治理機制。
他還建議,將重點流域清淤疏浚和水利樞紐工程納入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體系。系統組織制定清淤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清淤典型水域,優先開展長江“四口”和洞庭湖、鄱陽湖的清淤復容功能示范應用,探索“淤泥還田”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設湖南岳陽洞庭湖世界級旅游度假區 近年來,湖南聚焦“守護好一江碧水”開展調研和“改善生態環境”專項民主監督,取得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中部地區生態保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會主委何寄華建議,支持建設湖南岳陽洞庭湖世界級旅游度假區。
“支持依托‘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鳥的歡歌、熊貓的萌態’岳陽四張名片,打造文旅新業態,不斷放大旅游效益。”何寄華建議,不斷豐富度假產品供給,通過承辦國際水上運動賽事等連接岳陽與世界的交流,并通過熊貓的“國際吸粉力”,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國際友好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建議國家文旅部、國家體育總局加大對度假區承辦國際文旅活動和國際體育賽事的支持,指導度假區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核心主題、文化特色、度假氛圍等凝練并形成獨具特色的文體旅融合IP。
他還建議,以湖南岳陽洞庭湖旅游度假區為樣板,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議國家文旅部等部門全力支持和指導湖南岳陽洞庭湖旅游度假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進一步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