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水城河河畔,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路面,綠植郁郁蔥蔥的沿河步道,沿岸的長椅上,市民們娛樂休閑、相談甚歡,游客駐足觀景、停留拍照,健身愛好者慢跑鍛煉,這里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選擇地。
水城河是六盤水市中心城區的母親河,河流全長36.20千米,流域面積186平方千米。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六盤水市認真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通過水城河五級河長接續發力,各級各部門真抓實干,社會公眾關心關注等舉措,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和”的水城河,取得明顯成效,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全要素保障健全水城河管護體系。通過黨政統籌、高位推進,持續健全完善水城河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組織體系,嚴格落實“河長制”,河長帶頭“親自抓”,部門“協作抓”,以“河長制”促“河長治”。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清四亂”,各級各部門定期開展巡河監督,跟蹤問題整改,明確具體部門承擔水城河干流垃圾打撈、清淤疏浚,推動水環境提質增效。
全過程治污復蘇水城河生機。全面推動市中心城區雨污系統改造提升工程、九洞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項目,建立流域入河排污檔案管理,實現源頭控制。通過PPP模式引入具有技術能力的社會資本,推動水城河“一干兩支”河道截污管網、污水處理廠正常運營維護,創造舒適的人居環境。建成垃圾中轉站,布置垃圾箱,配置垃圾轉運車、清運車,實現水城河沿線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
全鏈條修復釋放水城河生態效益。實施水城河水體治理、水體凈化、樣板段生態修復工程,編制水城河生態流量實施方案,推進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嚴格生態流量泄放,強化生態補水,采取清淤和岸線生態化改造,構建水城河“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新篇章。
全方位建章立制推動“長制久清”。出臺建市以來首部地方性法規《六盤水市水城河保護條例》,劃定水城河河道管理范圍、編制岸線保護利用規劃,明確管控約束邊界,強化涉河項目審批與監管,設置河道管理范圍公告牌、界樁(牌)。建立多部門執法聯動機制,設置監督舉報投訴平臺,開展工業企業污水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強化排污監管,推動“長治久清”向“長制久清”轉變。
如今的水城河山光明媚、水色秀麗、風景宜人,清澈透明的碧水映入眼簾,市民、游人賞景漫步,水鳥嬉戲飛翔,一幅幅山水相依、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貴州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