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天津市多處水務災后重建的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挖土機持續不停地運轉著,戴著頭盔的工人也在有序忙碌著。

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泵站的施工現場。攝影封面新聞見習記者戴云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在天津探訪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受損的水利工程設施,包括靜海區良王莊泵站、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泵站和武清區南蔡村灌區,各作業部門均在全力沖刺搶工期。
記者從天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目前,天津安排實施的44項水毀修復工程已完工15項,整體工程形象進度已完成70%,預計今年汛前所有水毀水利設施將恢復原功能。
良王莊泵站 排澇流量將翻倍提升 獨流減河為海河流域大清河下游的人工排洪河道,靜海區良王莊泵站便位于其右堤。
記者獲悉,良王莊泵站是一座排灌兩用的泵站,始建于1958年,1968年曾進行擴建,為靜海區農田排澇、灌溉、防洪、改咸治堿、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去年的“23·7”特大洪水中,該泵站損毀較為嚴重,且原有機電設備耗能高、效率低,水工建筑物病化、老化現象突出,故計劃原址拆除擴建。
“該項目于今年3月19日進場開工,目前原泵站的老泵房已基本拆除完成,西出水閘圍堰、東進水閘圍堰和運東排干圍堰已完成搭設,正在進行基槽施工作業,預計明年6月30日完工。”靜海區水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尹桂強說,改擴建完成后,良王莊泵站排澇流量將由24.2立方米/秒提升至50立方米/秒,使排澇范圍內9.6萬畝土地達到城區20年一遇、農田10年一遇的排澇標準。
“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工期特別緊張,因為要趕在汛期來臨前,將水下架構全部拆除”,項目常務副經理、中鐵二局的孫萬盛告訴記者,為保證泵站在汛期的防洪功能發揮,此前通過增派人手、設備進行多處同步施工,僅用十余天便基本完成了原泵站拆除工作,“高峰時期,一天大概有80人同時作業”。
相比過去,改擴建后的泵站有何亮點?尹桂強介紹,借助計算機監控方式,能夠對整個泵站的現場設備運行進行遠程監視和控制,有利于實現泵站的高效運行、可靠監控、科學調度和安全管理。
辛口鎮水利工程 預計8月實現臨時排水 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泵站的施工現場,用于拆除地基的五臺錘機和一臺挖機正在同步作業,持續傳來“突突突”的轟鳴聲。
這里位于西青區東淀蓄滯洪區,一片由西河的右堤、中庭和左堤圍起的弧形區域,約占地33.53平方公里?!皳致越y計,去年‘23·7洪水’中,約16億立方米洪水從西青區的四個分洪口門,流入獨流減河,最終排到渤海,從而保證了天津的整體安全”,西青區辛口鎮黨委書記趙均告訴記者。
據悉,位于東淀蓄滯洪區內的第六埠泵站、當城泵站和水高莊泵站,均建于上世紀70年代,至今運行四十多年,在“23.7”洪水中,設備連續長時間高負荷運轉,部分已無法正常運行。
為加快推動災后恢復重建的有關要求,辛口鎮啟動實施了“辛口鎮水利工程設施重建工程項目”。趙均介紹,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拆除重建泵站6座,包括當城灌排泵站、水高莊灌排泵站、第六埠灌排泵站、當城引水泵站、當城排水泵站和第六埠引水泵站,同時新建節制閘3座,維修加固橋閘涵12座。
趙均說,自3月29號進場施工,目前已基本完成老泵站拆除和設備調離工作,接下來要進行圍堰建設,以便在圍堰內排水、開挖基坑,修筑水利設施。
“預計8月實現臨時排水功能,明年5月底全部完工”,趙均表示,當城灌排泵站和水高莊灌排泵站經改造后,排澇規模將由原來的4.5立方米/秒,提升至6立方米/秒,有利于整體提升東淀蓄滯洪區的防洪排澇能力。
南蔡村中型灌區改造項目 渠道防護施工完成年度工程量20% 南蔡村中型灌區的一條支渠內,20余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在進行渠道基礎格賓石籠的組裝和填充施工,這是一種河道護腳工程,能有效抵御洪水沖刷。
武清區水務局副局長李軍告訴記者,眼前的渠道防護施工,屬于武清區南蔡村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的內容之一。
李軍介紹,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南蔡村鎮骨干輸配水渠道清淤2.36千米、防護2.54千米;新建灌溉泵站74座;維修拆建渠系建筑物56座、提升改造渠道巡檢道路5.78千米;新建灌溉、排水管道31.18千米。其中,“渠道防護2.54千米,維修拆建渠系建筑物12座,購置配電設備”,是本年度的建設任務。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于2023年8月開工,計劃分兩年實施。截至2023年年底,已完成渠道清淤、新建灌溉泵點,維修拆建農用橋等工程主體,形象進度已完成工程量50%。
“目前已完成配電設備購置,正在進行的渠道防護施工,已完成年度工程量20%。計劃明年10月底前完工,完成全部7.64萬畝改造任務。”李軍補充說。
項目改造實施后,將帶來何種收益?李軍表示,從節水效益方面,通過骨干渠道及配套建筑物提升改造水源,能覆蓋灌區所有地塊,改善灌溉面積,“項目區的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數將由0.69提升至0.8,每年新增節水能力185.74萬立方米”。
同時,灌區內的糧食產量及品質能得到提高,實現增產增收。根據當地類似工程調查資料分析,預計新增糧食產量560.1萬公斤。
44項水毀工程 已修復完成15項 據了解,天津水務部門圍繞恢復水利工程行洪排澇功能,安排實施了44項水毀修復工程,重點針對“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行洪過程中永定新河、大清河、子牙河等河道受損堤防,永定河泛區、東淀蓄滯洪區受損防洪設施,海河口泵站、永定新河防潮閘、金鐘河泵站、全市重點水文測站等受損閘站設施進行修復,工程總投資2.36億元。
截至記者發稿前,已完工15項水毀修復工程,整體工程形象進度完成70%,預計今年汛前所有水毀水利設施將恢復原功能。
此外,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則涉及中小河流治理、泛區主槽清淤、水利工程設施重建等。其中,24個項目已開工,開工率達57%,預計4月底前42項工程將全部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委”)也大力推進直屬工程水毀修復進度,重點督導地方水毀修復實施。
2023年“海委”共有水毀修復項目22個,下達修復資金2443.77萬元。截至今年4月,22個項目已全部開工,目前完工18個,完工率達81%,資金支付進度100%。
4月1日,我國正式進入汛期。“海委”防御處表示,將加大工程調度力度,嚴格執行“周報告、月調度”機制,確保剩余4處直屬工程水毀修復于4月30前完工。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