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水生態空間保護管控要求,全省1309條河流、7個湖泊劃界任務全面完成,133條河流、3個湖泊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順利完成,明確了河湖空間管控的臨水線、管理線、外緣線及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可開發利用區“三線四區”,初步建立了管理范圍明確、功能區劃清晰、責任落實有力的河湖管理與保護體系,河湖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河湖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為夯實河湖管護基礎,我省制定《河流健康評價技術規范》地方標準,發布《甘肅省河流健康藍皮書》,對312條河湖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建立健康檔案。修訂《甘肅省河道管理條例》,將河湖長制納入地方性法規,為強化河湖治理保護提供法治保障。還為全省12441塊河長公示牌換發“電子身份證”,實現了“一牌一碼”和信息更新線上管理。
我省全力整治河湖亂象,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清存量、遏增量,累計整治河湖“四亂”問題8156個。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利用項目專項整治,累計整改違法違規岸線利用項目507個。強化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整改礙洪問題228個。有序推進水電站清理整治,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水電站關停退出整治任務全面完成,明確了長江、內陸河流域自然保護區外391座和黃河流域215座水電站分類處置意見,在全國率先實現水電站生態流量在線監測全覆蓋。
來源: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