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白鷺撲棱著翅膀,悠閑地從蘆葦叢飛向小河邊;城里,干凈的河道里水草浮動,魚蝦歡快嬉戲……眼下,伴著藍天白云,一灣灣清水在浙江省嘉興境內流淌,緩緩打開了一幅“秀水泱泱、韻味江南”的美麗新圖景。
近年來,嘉興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升級治水目標,迭代治水方式,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系重構并重的治水新模式,努力實現了水環境質量由類別改善向生態健康的蝶變躍升。
數據顯示,嘉興市控斷面三類水比例從2012年的0提高到目前的96.4%,21個國控和28個省控斷面三類水比例保持100%,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從2012年的達標率2.4%上升到100%,水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水潤城“煙雨江南”緩緩“揭開面紗”
走進南湖區大橋鎮胥山村,河道波光瀲滟、清澈見底、魚蝦戲石、藻荇交橫,盡顯江南水鄉之韻。
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另外一副模樣?!半S著經濟的發展,養殖業、工業入駐,廢水排到了河道,再加上胥山山體的開挖,胥山村污染加重,岸邊荒亂,原生態的美景漸漸消失?!闭f起胥山村的“前世”,村民吳衛斌直搖頭。
為了重現江南水鄉風貌,近年來,胥山村以“賡續歷史文脈,再現胥山風情”為理念,以“五水共治”為抓手,大力推動村莊生態環境整治,重點實施山浜水生態治理修復項目,通過“水下森林”建設重構水生態,河底岸邊的沉水植物隨波搖曳,睡蓮點綴水面,胥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胥山村原村干部王漁妹在這里已經生活了幾十年。環境變差后,她搬出村與子女一起生活。如今,通過一系列生態治理,胥山村越來越美,她也重新回到村里生活。
無獨有偶。在嘉善境內的盛家灣,是近年來深受市民喜愛的“網紅打卡點”,而“水”是風景中最重要的因素?!八律帧迸畈L,小魚兒繞著植物歡樂游動,岸上的綠植錯落有致,令人賞心悅目。盛家灣是嘉善縣水生態修復試點項目,旨在通過試點帶動全域生態修復,實現“消減污染、水質凈化、還清入河”的良性循環。
當前,嘉興正以建設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為總抓手,進一步走深走實治水新路徑。隨著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建設的扎實推進,昔年宋代詩人楊萬里勾勒的“煙雨江南”將重現嘉興,一個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美麗嘉興正緩緩“揭開面紗”。
以水興城“治水成果”變成“民生福利”
青山遠黛,近水含煙,漫步嘉興,青山綠水緩緩述說著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精彩蝶變。那么,如何讓群眾共享這一生態之美?嘉興以“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為理念,拓展深化更廣的轉化通道,努力將“治水成果”轉變為“民生福利”。
來到平湖市林埭鎮的徐家埭村,一泓碧水穿村而過。漫步村里,河道里不僅修筑了石駁岸,還種植了水下森林,站在橋上,整個村落美景一覽無余,村民們紛紛有感“人在景中住”成了實際的生活場景。
近年來,徐家埭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引,深化碧水行動、共富大棚、共富糧倉等專項工作,大力推進“棒球+旅游”特色產業模式,依托“一棒球、兩板塊、雙非遺”發展平臺,拓寬就業途徑,提升村民收入,促進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發展興旺、村民生活富裕的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
每年四五月份,桐鄉人都會開啟他們的野火飯時光,但今年的野火飯卻與往年有了些許的不同,位于桐鄉市洲泉鎮馬鳴村的桃花島憑借天然的松弛感,一躍成為鄉村悠閑游的“頂流”。在島上燒野火飯、燒烤、垂釣、聽音樂會……愜意的“島主”生活在桐鄉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這幾年,在進行河湖治理的基礎上,桐鄉市對桃花島進行生態開發和改造,以貼合現代人對隨意隨性旅游體驗的追求,讓群眾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河湖生態治理帶來的可喜變化。
燒完野火飯,游客們也會坐上水上精品線的畫舫,花40分鐘時間順流南下,感受鄉村的美麗水景。水上精品線與桃花島的結合,吸引了大批市內外的散客和旅游團,帶火了馬鳴村的鄉村旅游,帶動了200余名村民就業增收,給周邊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一泓碧水,不僅打造了一幅江南水鄉畫卷,還為美麗經濟鋪就重筆?!奔闻d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嘉興將進一步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科學治水、系統治水、精準治水、全民治水,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