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新泰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治水工作作為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加強涉水工礦企業監管,高標準督導問題整改,推動區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改善。
新泰市以控源截污為抓手,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制度規范、設施完善、處置高效的污水處理新格局。新建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城南污水處理廠,同時完成配套管網19.3公里;鋪設管網600米,完成南公南村自然溝改造;鋪設管網900米,完成張莊社區自然溝改造;修復漏損管網390米,完成柴汶河污水管網修復改造;鋪設跨河管網500米,完成新汶污水處理廠主管網(良莊段)改造;積極開展青云、新汶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有效提高了污水收集率。
新泰市印發《新泰市柴汶河流域大排查大整治實施方案》《新泰市嚴厲打擊糞污非法傾倒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等,累計出動220余人次,排查支流27條、支流入河口25個、入河自然溝渠涵洞35個;聯合畜牧等部門對全市300余家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置情況進行了排查整治。嚴格復核33家涉水工礦企業環評、驗收、排污許可證、取水用水、環保設施用電、工藝、現場運行效果、排水口設置及在線監測等情況,形成“一企一策”,建立涉水企業監管臺賬,嚴厲打擊涉水企業超標排污、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行為。
梳理新泰市水污染防治相關突出問題40個,并滾動式更新清單。從9個市直單位抽調15人成立5個督導組,針對突出問題對各鄉鎮街道及相關部門單位實施分區域、分領域,全年常態化包保督導。對督導中新發現的水污染相關問題,拍照留存,以《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交辦單》的形式交辦責任單位,明確整改時限。對問題整改進度滯后、整改質量差或敷衍整改、弄虛作假的,下發《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督辦單》,面向鄉鎮街道或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開展直接督辦。
新泰市還組織開展柴汶河流域增殖放流,在柴汶河谷里大橋段和南宋大橋段組織開展“放魚養水”活動,共增殖放流鰱魚、鳙魚等濾食性魚類35萬余尾,有效補充水生生物種群數量,促進柴汶河流域水生態系統不斷修復。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