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廣東省2024年上半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今年上半年,廣東全省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6.4%,地表水優良率為93.2%,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為87.6%,基本保持穩定。
水環境各項數據指標近幾年最好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許培源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和6月份,廣東水環境各項數據指標是近幾年最好的,2024年6月,也就是主汛期,水質優良率為81.8%,水質優良率同比上升14.9個百分點;今年1月—6月,149個國考斷面優良率為93.2%,也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同時,全省上半年無劣Ⅴ類斷面,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開汛以來,廣東連遭強對流天氣影響,東江、西江、北江、韓江先后多次發生編號洪水,特別是北江出現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給廣東水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廣東堅決扛起汛期水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統籌開展防汛救災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汛期水污染防治取得較好成效,汛期水環境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為做好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廣東提前部署,年初就制定印發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汛期工作總體要求,汛前及時開展汛期水環境監管、水環境安全保障等工作部署。常態化抓好汛期水環境監管,每日發布重點斷面水質紅藍表,每周向各地市推動水污染防治研判分析、問題排查和各地市汛期動態,每月組織召開會商會,專題研判汛期水質變化情況。
汛前,廣東全面開展沿河箱涵、排口等風險隱患排查,組織開展汛期水環境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加密監測重點關注斷面和飲用水水源,切實加強汛期應急值守,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聯防聯控協同治水,有效防范水環境風險。強化保障,加強試點示范,加強資金保障,加強科技賦能,加強規范化管理,穩步提升能力體系。保障河湖水質平穩安全度汛,讓南粵大地人水更和諧、河湖更美麗。
全力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美麗海灣是美麗中國在海洋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是“十四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主線。
廣東是海洋大省,《“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廣東近岸海域統籌劃分為59個海灣。為實現“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保護和建設目標,廣東省“一灣一策”協同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加大資金保障力度,開展海灣調查,編制省級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工作指南,全力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海洋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張宇銘表示,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將結合廣東省59個海灣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在國家美麗海灣建設指標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廣東省美麗海灣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籌備開展省級美麗海灣案例評定和優秀案例評選,提升沿海地市建設美麗海灣的積極性,為廣東創建國家級“美麗海灣”做好儲備。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