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心城區,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是京津冀空氣質量保障和南水北調輸水雙通道保障城市,污染防治壓力巨大。
近年來,為進一步充實執法監管力量,提高環境治理能效,濟寧市生態環境局任城區分局創新推行“下沉式”環保監管新模式,將全區15個鎮街、1個經濟開發區總體劃分為4個監管區,成立濱湖、城區、運河、濟北4個基層生態環境管理所。
基層改革激活一池春水。經過三年探索實踐,4個基層生態環境管理所運行模式愈加成熟,針對各自轄區的實際情況,堅定扛起了管理、監督、執法、服務等四大職責,助力全區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再上新臺階。
濱湖管理所負責任城區最南端的喻屯鎮和唐口街道,轄區緊鄰南四湖,河流較多,包含了4個國省控考核河流斷面和6條入湖河流和南水北調輸水干線。
“濱湖管理所的工作主要以流域治理為主。今年汛期強降雨集中且降雨量較大,上下游都在全力開展防汛排澇,疊加唐口街道和喻屯鎮有近15萬畝的水稻種植面積,稻田退水帶來的農藥、化肥的殘留物質也給我們整體的水質保障工作帶來較大壓力。經過前兩年的防汛經驗,我們對轄區內的情況已經相當熟悉,今年在汛期開始前就加大了巡河力度,并提前聯合鎮街和相關部門著手清理沿線溝渠、干溝、排灌站、河堤、排水干溝中留存的農作物秸稈及其它垃圾,相信我們可以平穩度過汛期。”濱湖管理所所長潘迪茂說。
在對轄區生態環境薄弱點充分掌握的基礎上,濱湖管理所有的放矢,主動出擊,全面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藍天”攻堅戰中,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力度,積極開展VOCs源頭替代和幫扶問題回頭看專項行動、臭氧專項檢查行動、加油站專項檢查行動、重污染天氣應急專項檢查行動,第一時間處理用電報警,督促企業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在“碧水”攻堅戰中,利用“無人機巡航+現場核查”的方式加強對河流、湖泊的監管,重點開展國省控斷面河流沿線畜禽養殖污染和工業排污口排查,督導鎮街對綠藻浮萍打撈清理和河流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在“凈土”攻堅戰中,強化轄區內產生和貯存危險廢物企業規范化管理工作,確保企業危廢規范化管理達標率在90%以上。
今年1-6月份,濱湖管理所轄區內4個國省控考核河流斷面、6條入湖河流和南水北調輸水干線均達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完成了3個100%任務目標。累計開展現場檢查400余次,完成重點信訪查處、雙隨機綜合執法檢查68家和陽光執法任務30余家,立案處罰4件,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現象的發生。
窺一斑而知全豹。濱湖管理所的付出和成績是基層生態環境管理所的生動寫照,也書寫了任城區創新“下沉式”環保監管新模式的優秀答卷。4個基層生態環境管理所就像任城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四大護法”,結合各自轄區的特點錘煉出對應的“法寶”,在重點保障工作中持續發力。
“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我們將生態環境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而時間也驗證了我們改革的成果。4個基層管理所‘術業’有專攻,執法有方向,執法監管達到了‘以變應變,以快制快’的效果,有效解決了基層環境監管頭緒繁多、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挖掘改革潛力,在前期取得的優異成績上,持續加力提速建設美麗任城?!睗鷮幨猩鷳B環境局任城區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常建軍說。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