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購物習慣刷卡消費,湖州長興不少企業卻開始刷卡排污——拿著特制的IC卡到環保局充值,領取每月污水排放量,再刷卡排污。若卡上“余額不足”,排污閥門則會自動關閉,企業停產。環保部門核定企業全年的排放污水總量,原則上由企業自主分配到每月。
長興環保部門一位負責人介紹說,過去測定企業污水排放量一般根據其排放強度核算,不夠精確。為此,安裝污染排放總量自動控制系統,精準測算污染物排放量。目前,全縣27家企業率先實施刷卡排污,涉及水泥、印染、火電、服飾等多行業。他還透露,對于減排目標,縣里的決心很大,斬釘截鐵。
在長興宏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這套污水排放自動控制系統由自動控制閥、流量計和IC卡刷卡器組成。企業負責人指著設備說:“我們排放多少污水可逃不過這家伙的火眼金睛。”當指標用到每月核定額度的80%時,環保部門就會發來短信提醒。上個月,該公司處于生產旺季,月度排污指標早早用完,不得不向環保部門申請調劑指標,在年度額定排污量內“周轉”。
現在,企業刷卡排污都在環保部門的眼皮底下進行。工作人員打開電腦實時監測系統,點擊長興宏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污水排放情況,立即呈現出該企業排放污水的瞬時流量、日流量、月流量和季度流量等指標,曲線圖清晰勾勒出企業污水排放情況。
和刷卡排污相配套的制度為,當污染物排放量達到分配限額一定比例時,環保執法人員按剩余總量大小向企業發送提醒或預警;對已達到排放總量的企業發出警報并進行處置,廢水排放企業將自動關閉排污管網閥門,廢氣排放企業將由環境監察部門現場核實,視情況責令企業限產、停產。
套上排污“緊箍咒”,一些企業紛紛支招減排,轉型升級。浙江多蒙佳樂服飾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胡海波介紹說,公司排出的污水經廠內污水處理站處理后,用于沖洗廠區大大小小的300多間廁所和澆灌綠化。同時改進生產工藝,包括優化循環水簾噴霧裝置,水膜處理后進車間回用等。“這樣可以每天減排300多噸水,削減30%。”胡海波說。
而率先實施刷卡排污的印染行業掀起了一場“染缸革命”,通過對染缸的技術改造,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長興三山實久紡織染整有限公司設施保全部長鄭志勤告訴記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公司正逐步淘汰用水量大的染缸,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對洗染工藝進行革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刷卡排污對企業來講是新生事物,可他們對此都有更深的理解。“刷卡排污就是倒逼企業不斷改進,實現持續減排,這其實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同時按照‘環保做得好訂單多’的國際生意慣例,今后打響環保牌,將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之一。”夾浦一位印染企業的負責人這樣說。